关灯
护眼
    走出ktv的时候,夜已经很深了。北京的深秋已然有了丝丝寒意,而且现在也是晚上,温度自然比白天还要略低一些。但不知怎么的,思语特别喜欢北京夜晚的这种凉风穿过脸庞的感觉,可能就如她曾说过的那句话一样,和深爱多年的徐晨在同一个城市的同一片蓝天下,呼吸一样的空气,那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这也是她那么喜欢北京的原因之一——不过是因为这座城市有她那样牵挂的人。想起刚刚文婷说的,母校的夜景是出了名的漂亮,她这会忽然就很想回到曾经熟悉的校园去看看,即使毕业多年,但她对北传的一草一木都有着非常深的情感。除去研二第一学期出国做交换生的几个月,她在北传真正求学的时光其实只有2年多,但这并不影响她对母校的那种深深的依赖和眷念。

    不仅是因为这所大学是国内传媒类专业的最高学府,在她心里,北传是自她14,5岁起就向往的艺术殿堂,她曾很多次跟“高手”和林逸都说过,因为爱上了徐晨,她心中才有了那份浓浓的“北传情结”。就像徐晨可能不是中国最出名的歌手,北传也不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但在她心里,两者从来都是她此生的最爱。从学校的北门也就是后门进入校园,她觉得校园里的空气都充满着浓浓的熟悉感。好像又回到了10多年前,她在这里求学的日子。北面的食堂和动画学院的教学楼外围都有明显翻修的痕迹,比她10多年前刚来的时候要精致很多。

    动画学院虽然不是学校的主流院系,但学这方面专业的学生的家境都特别宽裕,这栋楼里跟动画有关的专业设备据说都是全国最顶级的,她记得很多年前她来这边上过一次选修课,路过的每间教室装饰得都和宫殿一样,每层楼还有咖啡厅和水吧,里面的装饰也特别有情调。用林逸的话说,她们学校简直就是“钱太多了没地花”的感觉。

    邻着动画学院的就是北传最大气的建筑之一——图书馆,来到她当年写毕业论文的常驻地,拿出手机拍了好几张照片,这时的她忽然有种说不清的激动。虽然她不至于像她们班长那样,在这一待就是半年以上,但她们学校图书馆的环境就算在北京市所有著名的高校里都是数一数二的。

    虽然现在这个点图书馆早已闭馆,但她还记得,早在她们10多年前上学的时候,电子阅览室用的就是清一色的超薄苹果台式电脑,学生的学习区域都赶得上她曾经工作过的wpp集团这种世界顶级外企的办公区,记得每到考试周的时候,图书馆的七层楼都找不到一个“空位”。

    她还听班长说过,不少本科生在考试周期间,清早5,6点就在图书馆门口排队抢座复习。她在图书馆写论文的时候,学生们各种“奇葩”的“占座”方式也是应有尽有,水杯、钥匙、校园卡、书包、甚至还有零食和卫生纸…总之大家“占座”能用上的都会物尽其用,很多同学多年以后再想起这些事,都觉得这是人生一段难忘的回忆。

    图书馆的西侧分别是广告学院、游泳馆,以及两家校内的咖啡厅,周鑫来过她们学校一次,她当时问思语,为啥她们学校走错路都是各种咖啡厅和水吧,而且每个水吧或咖啡厅里都摆放着1-2个书柜,各种类型的书都有。她当时笑着说,估计是为了让大家沉迷学习不能自拔吧,周鑫顿时就惊呆了。如果算上每栋教学楼里的咖啡店,保守估计学校的咖啡厅和水吧不少于40个,她之前还带“高手”和林逸都来喝过她们学校比较出名的几个咖啡厅和水吧的饮品,林逸后来问她,他能不能不敲代码了,从此改行学艺术,然后过来做个“插班生”或者“旁听生”,“高手”甚至直接问她,她们学校有没有那种花钱就能混个文凭的专业,听完他俩的话后,她当时都有种想跳“钢琴湖”的冲动。

    说到钢琴湖,可是北传最有特色的校园一景,钢琴湖就在图书馆正门对面,是她们学校最浪漫的“约会”圣地之一。虽然已经夜深,却还有不少情侣在这里散步幽会。文婷说得不错,这里非常适合约会以及畅聊人生理想。等到天黑的时候,人工湖旁边五颜六色的夜光灯一开,随便拍张照片,都能当手机或者电脑壁纸。

    冬天的北京通常很冷,若是连下几天大雪,“钢琴湖”的湖面就会被冰块“冻住”,不少学生都会把这当临时滑冰场,冬天湖面的冰通常结得极厚,承载上百人都不成问题。到了春夏之交,当阳光洒在湖面上,映衬着湖边的树木,尤其适合拍各种艺术照。她还没考上北传的时候,第一次来这参观,也是尤其地喜欢“钢琴湖”,而且每年也确实有不少毕业的学生到了要结婚的时候,都会专程回母校的“钢琴湖”拍摄婚纱照。所以她才会有那样浪漫的想法——有生之年如果能嫁给她最爱的徐晨,她一定要让母校这个最浪漫的“约会”圣地见证她人生最幸福的时刻。

    沿着“钢琴湖”往北走,看到的就是她们入学那年学校斥巨资翻修的新操场,学校每年的毕业典礼和开学典礼都在这举行,届时还会请圈内不同的知名校友来学校给新生和毕业生致辞。她们当时不知道亲眼见过多少只能在电视和视频网站上才能见到的“大咖”的真面目,不能来现场的明星校友或者知名人士也会录制他们和母校的故事有关的视频,供学生一饱眼福。

    她们操场还是不少影视剧剧组取景的“宝地”,不少外校的学生如果知道自己的偶像来拍戏,都会想方设法混进来或者找各自在这读书的朋友帮他们给偶像拍照,或者要个签名。来到操场这边,她还想起了当年她无数次盼着徐晨来她们学校拍戏或者做活动的事。她记得徐晨还真的来她们学校出席过一次电影的宣传活动,然而她当时在海外做交换生,无法立即回国,所以只能与他无奈错过,这也算得上是她在北传唯一的“遗憾”了。

    操场的两边分别是理工学院、电视学院,还有戏剧影视学院和新闻传播学院,除了理工学院外,后面三大学院加上西侧的播音学院号称北传的“四大金刚”,播音学院出来的学生成名的机率最大,颜值也最高,播音专业是北传最出名的“王牌”专业,这里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很多都能去到各省地方电视台,锻炼个三五年就能成为地方电视台的当家主持人,而更优秀的学生还能成为tv的新闻主播。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每年报考北传播音学院的本科和硕士的考生至少绕朝阳区2圈以上,孟雪就是本校播音专业的本科生,她曾听孟雪说,在她们家乡那边,每年北传的播音系本科招生人数不会多于10个,而报考人数不会低于5000,孟雪说她当年都是她们省最后两名压线考上的。可见,最终能如愿以偿实现梦想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另一边的电视学院和戏剧影视学院也是非常热门的两大学院,这两所学院毕业的学生,很多年后有不少都成为了传媒圈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她还记得,筱然就是来自本校电视学院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她还是以全专业第一名的成绩免试保送到她们新闻学院的。入学的时候,她们班同学就觉得筱然的专业基础特别棒,聊到相关的专业问题,她能滔滔不绝地说上3小时都不带休息的,而且,筱然对各种热门的综艺、电影、电视剧节目的分析都是出口成章,毕业后她因为成绩优异,直接就被北京电视台录取。思语听说她后来又跳槽去了业内一家很有名气的节目制作公司做高管,收入也是非常丰厚。

    其实她当年也不是没想过考电视学院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有一段时间她还想着如果能读个跟电视沾边的专业,以后回她们c市的电视台做个节目编导,还能请徐晨过来参与几档娱乐综艺节目的录制,那样她就有更多的机会见到他了。

    这个插曲她在c市电视台实习的时候还跟“高手”提起过,飞哥听了后大笑了至少5分钟才缓过来。她记得“高手”当时跟她说,完全不用这么复杂地“曲线救国”,直接跟他说一声就好了,因为“高手”之前就是在电视台做编导的,想请哪个明星来录节目,对他来说就是一句话的事,何况徐晨还是参加的他们c市电视台举办的那档选秀节目出道的,联系他再来录别的节目简直不要太容易。

    也是因此,她才总是说,要是早点认识“高手”就好了,说不定他还能安排她和徐晨单独见面聊一两个小时。“高手”也说这事完全不是问题,尤其是他这种资深的娱乐类节目的编导,见哪个明星就和去菜市场买菜一样自然。而且,凭他们的交情,也完全不存在不好开口的问题,“高手”反而特别愿意帮助她实现这种梦想。然而她也知道,那时的她处在人生的低谷,经常徘徊在绝望和崩溃的边缘,她没有在那时候认识“高手”,也不是一件坏事。

    不过话说回来,她想考北传的电视学院也是一时兴起,冷静下来分析,她知道自己还真不是那块料。且不说她没有相关专业的知识积累,能不能看完、看懂那些复习书目都是问题。她后来还了解到,电视学院有“不成文”的规定,除非笔试考全国第一,否则电视学院原则上不会录取本科学校太次的学生。其实也能够理解,倒不是说名校的硕士导师歧视谁的本科学历,而是像北京这种顶级的专业院校的热门专业,对学生的基础素质要求都是很高的。知道自己确实不是那块料后,也就放弃了那个明显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想法。

    在电视学院旁边转了很久,差不多10点半了,她也还是没有要离开的意思。一来到北传,她总是能想起很多之前的事,不管是快乐的辛酸的还是好笑的,对她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记忆。比起噩梦般的中学和没什么名气的本科院校,她明显更愿意跟他人提及自己的硕士学校和同学,心里也更愿意承认北传才是自己的母校。

    她不是爱慕虚荣,也不是没有感恩之心,只是最最本能地趋利避害。林逸也跟她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愿意活在过去的阴影里,她的想法和做法也并没有什么不合适。纠结过去的是是非非,也没什么太多的意义,有些人,就适合永不相见;有些事,就适合彻底忘记。

    很多人都认为,一生最值得留恋的时光多是在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亦或是无忧无虑的校园生活。在职场打拼多年,她也一直觉得,她更怀念在北传上学的日子。眼前的电视学院前面,是学校又一处漂亮的校园景观,也是她们学校独有的假山瀑布和带有小型喷泉景观的木桥长廊。当年她们毕业的时候,大家的毕业照也都是在这里拍的,艺术院校就是有这点得天独厚的优势,校园里到处都充满着文艺气息,随便一个角落都有它独一无二的情调和特色。虽然是学校地处北方,但北传却有着江浙一带南方院校独有的温婉和闲适。

    也难怪后来不少毕业后在圈内混得很不错的知名人士谈及自己的母校,言语间的描述都透露着浓浓的怀念之情。这回她们回学校参加聚会,这种情感也尤为明显。她们每个人都能说出那么多自己和母校之间难忘的回忆以及各种有趣的故事。她后来总是在想,如果自己当年没有那一瞬间的坚持,又或者她真的向父母妥协了自己的梦想,她断然不会有现在这般丰富的人生。又或者说,如果10多岁那年她没有认识徐晨,她的人生也绝不是现在的样子,至少不会比现在更好。而这些道理,她20多年都没有跟家里提过半分,因为她知道他们从来都不会理解她的这些情感。

    “小语,我觉得你爸妈不至于不理解你想考北传的原因吧,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谁心中没点名校情结?”

    “高手,我不是告诉过你了吗?他们从来都不觉得我以后会有什么很大的出息,在他们看来,觉得女生不用太累,反正以后都是要结婚嫁人的,工作过得去就行…”

    “那你有没有跟他们好好沟通过你的想法呢,你不提徐晨,就说你想做自己喜欢的事。”

    “这些话我解释过无数遍了,该说的不该说的,我也都说过了。可能是我高考考那么惨,他们再也不想相信我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