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吃过饭,二龙山的队伍便再次出发了。

    “驾!驾!”

    不过这次才出发了一个时辰,在二龙山队伍的后面便有十数名官兵骑着马急匆匆的赶来。后方还有五六十个官兵正徒步跑着。

    “前方可是二龙山护送新粮种的队伍?”

    远远的,骑马的官兵便对着二龙山的队伍大声喊道。

    “你们是何人?”听到官兵的喊声,在队伍后方的武松立马问道。同时在武松的示意下,后方负责护送的二龙山的土匪们都握紧了武器,摆出了阵势。

    “诸位好汉莫要误会!我等并非不轨之人。”见状,领头的骑马的官兵立刻说道:“我们是河县的官兵,特奉河县县令大人的命令,前来沿途护送新粮种出河县范围。”

    “我家大人吩咐了,前来护送的官兵自便即可,但不能进入我们的队伍之中,距离我们须得保持二十步范围。另外领头人可进去见我家大人。”闻言,武松直接开口说道。原来王汉早有吩咐,如有官兵或百姓前来护送,让那些官兵百姓自便即可,但是不能让他们进入队伍。

    至于领头来的官员,王汉认为还是有必要见一下的。

    “多谢这位好汉。”闻言,骑马领头的官兵立刻抱拳说道。

    ————————————

    时间匆匆,转眼间便过去了两日。

    这两日里,沿途都有百姓自发的拿着农具和官兵们来护送新粮种一段路程,每进入一个县镇的辖区,更是有官兵百姓早早的等待在边界上,沿途一路跟随,并且禁止一切人进入二龙山的队伍中。

    王汉出发时只是带了四百人,然而在加上这些沿途自发前来保护的百姓和官兵后,队伍最少时也有七八百人,多时更是多达两三千人,足有近两千官兵护送。

    这些官府的大老爷们也都深知这新粮种对大宋,对百姓的重要性,若是新粮种在谁管辖的地界上丢了,或者受了损失,那么那个官员的仕途也就到头了。若是损失稍微大点,恐怕是连命都难保。是以一个个都非常积极,甚至有不少官员直接亲自上阵带人前来护送,人少时,甚至连府衙的衙役都喊来了。

    “大人,再走半日,就进入梁山的地界了。他们劫过生辰纲,胆大包天,我恐他们有坏心,还是多加小心为妙。”

    马车便上,骑着马的杨志弯腰轻声对马车中的王汉说道。

    “他们确实有坏心,不过他们可没胆子动我们,也不敢动新粮种,现在整个大宋都知道是我们二龙山押送着新粮种,若是新粮种在梁山出了事,整个大宋上至朝廷,下至百姓都将容不下他们,他们不会不知道这一点。他们不仅不敢动我们,说不得还会来帮我们,继续前进,路线不变。”

    闻言,王汉在马车中轻声说道。

    “是,大人。”闻言,杨志说道。只是他的心中还是很担心,暗暗提高了警惕。毕竟他可是吃过梁山的大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