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曹鸿禧如履薄冰,四五十岁的人了,却对着年纪轻轻的孟远极尽阿谀,侍候得那叫一个周到。

    这人真势利。孟远也仅仅有这么一个感觉,其他的并未放在心上。

    可曹鸿禧还以为他少年老成,城府颇深,直到孟远办好所有业务飘然离去,他还依旧心中不安,患得患失。

    想起上司吩咐,赶紧把一主二副三张银行卡卡号都发送了过去。

    消息很快辗转传入章起茗耳中。

    “把所有的钱,都存入自己户头了?”他迷惑不解。

    按照他先前的推断,孟远应该是某个灵修门派的弟子,而从他一直上学读书等细节来看,八成还不是核心成员。

    那这些入世所得,理应大部分上交给门派才对。这一条信息,可是袁庭北以前的招聘帐号,开始苦苦寻觅。

    接连翻看两个多小时,最终锁定了一个目标。

    李诗雅,虽然才二十八岁,但已经有五六年丰富的工作经验,还是华海大学经济管理系的知名学姐,曾返校做过校园创业大赛的评委,孟远至今对她的聪慧干练记忆犹新。

    更重要的是,她大二就开始创业,虽说只是个小公司,但以有限的资源取得了骄人成绩。

    毕业后,李诗雅无视某上市公司的高薪职位,反而去了一家刚刚起步的初创企业。她从基层做起,一路升至执行总监。

    只是运气欠佳,那家获得两轮融资的公司遭遇滑铁卢后,人心涣散,最终出人意料地倒闭了。

    最后阶段,她是唯一坚守公司的实际负责人。

    可以说,不管是从无到有创建公司,还是帮助企业走向辉煌,甚至熬过艰难困境,她都有着丰富的实际经验和不俗表现。

    对于公司都没成立的孟远而言,她肯加入的话再好不过!

    和孟遥一说,小姑娘当即拿出手机要通知人家面试。

    孟远赶紧拉住:“别介,先研究一下策略,咱可只是个三无公司。”

    “放心吧,保证给你成功约到。”孟遥拍着小胸脯打包票。

    初创公司实在太累人。李诗雅以前总这么想,可赋闲在家连一周都不到,却又觉得百无聊赖。

    那种打鸡血一样的状态,时刻精神饱满斗志昂扬的日子,开始让她深深怀念。

    她忍不住自言自语:“如果不是生活压力,我还真想再去创业公司。”

    很少有人知道,上一家公司濒临破产的时候,她几个月没拿一分工资不说,为了鼓舞士气还自掏腰包贴补坚守的一线员工。

    所以,她现在手头略微有些捉襟见肘。

    话音未落,手机就响了起来。

    “又是哪家公司吗?”她幸福地烦恼着。

    虽然项目最终失败,但她的能力和才华都极其引人注目。尤其是人心涣散的最后时刻,若非创始人急于套现脱身,她的坚持差点让公司翻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