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现在说一下双方的实力。

    首先是老牌老大,炎帝部落。

    由于身居渭河南岸,农业发达粮大气粗,加上擅长使用火攻,从来都是他打人家没有人家来打他的。炎帝先生准备一口气把不知从哪个旮旯角蹦出来的轩辕部落踩死,就像以前踩死别的部落一样。

    炎帝确实有点骄傲。

    然后是后起之秀,轩辕部落。

    轩辕氏生活在深山老林之中,虽然人口稀少可是由于成天和老虎野熊打架,族人身材比较彪悍身手不凡。而且从首都名字“有熊”来看,这个地方晚上经常有野熊出没。他的下属部落的图腾有罴、狼、豹、貙、虎、雕、鶡、鹰、鸢,从图腾就能看出,这也是一群性情彪悍的人。

    一群大老粗,这大概是炎帝部落对他们的第一印象。

    不过这里有一个因素对炎帝部落非常不利,这一点就是之前提到过的,失去人心。炎帝部落欺压小部落习惯了,邻居部落大多跑到轩辕氏那里去了。

    这些部落到轩辕氏那里可不是白吃肉的(轩辕氏打的粮食少),他们为轩辕氏出谋划策,有粮出粮有力出力有技术出技术有情报的出情报。

    技术指的是,怎样种地怎样多打粮食怎样用火怎样盖茅草屋怎样做陶器。

    由于这些小部落长期和炎帝朝夕相处,炎帝部落一日三餐早出晚归闲来无事喜欢用什么样的牙签,都被他们絮叨的一清二楚。这些也让轩辕氏首领黄帝大人羡慕不已,听到使用火的情景也让黄帝大人畏惧万分。

    轩辕氏虽然也照着炎帝的办法种粮食,不过水准上还是落后许多。赶超总是需要点时间的。

    轩辕氏由于长期从属炎帝,这次准备和地处平原的老大哥干一架,知道这事不容易,相对来说低调的多,埋头苦干,励精图治。

    火花摩擦的差不多了,热身运动结束,开打吧。

    炎帝和黄帝在阪泉这个地方干上了。由于参战的两个部落都都很有实力,战争的规模颇为壮观。

    在调动人力方面,黄帝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归服的部落把火攻描绘的很生动),不仅调动了本部落的全部力量,而且也联合了其他部落作为盟军。亲临现场的史官还把看到的各个小部落的图腾记录下来,熊、罴、豹、貙、虎啥的一应俱全。当然这在文献中很自然的变成一堆野兽跟着黄帝大人打仗的故事。

    史官没有说炎帝调动了多少人,直接就说他俩开打了。没有说,就是没有特别耀眼的从属部落。就是说,炎帝,是以自身部落作为主力。

    原因古书上也没有说,不过我们还是可以推测一下的。

    主要有两方面。

    一个是之前提的,失去人心。

    另一个是,炎帝部落地处平原,接壤部落多,矛盾多,打仗相当的频繁,后来韩国魏国就很为这个问题头痛,并最终成为首批被大秦吃掉的肥肉。

    有战事的时候动员所有的臣服部落,一次可以,可是第二次第三次呢?你不出钱不出力就凭一句话让我们饿着肚子跟你打仗?保卫部落联盟?你拿我开涮啊,我出事了你咋不来替我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