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现在坐在桌子前,倒杯茶,泡上,静一静,放轻松,让思维缓转一下,不要进入死角。

    想到了吗,那个原因。

    很简单的原因。

    为了赚钱。

    由于前一种的开发商和银行的(占大多数)规模化化扩建,房子质量又差位置又不行要啥没有啥,烘托出后一种开发商的房子相对不错维权的问题少而且不是啥主要问题(考虑到现在没有不维权的小区),所以客户一窝蜂拥到后一种开发商的小区入住去了。

    房子很快卖完。

    我不提价就不错了还降价!?

    前一种开发商和银行的做法还是有点用的,促成了后一种开发商大量赚钱。

    “因为你傻所以才显出我聪明所以你还是有点用的,”课堂上,大眼睛的小女孩扭头看了下一旁坐着的大眼睛小男孩。然后咬住吸管继续喝酸奶,一边吸酸奶一边说:“这种钱不赚白不赚赚了还想赚。”

    当然啦,不能因为这一点就指责前一种开发商和银行,因为他们没有做错什么。

    他们在短时间内做出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楼房,扩展速度快,哪怕部分建筑几年之后又因为某种原因被推倒(没人买的荒郊小区,县城小区),建了拆,拆了建。这个过程中经济发挥慢一点,毕竟还是发展了,毕竟看起来发展的很快。

    毕竟生活中大多事情都是这个样子。

    急功近利,这似乎是主流价值观,怎么能去责怪大多数人的选择呢?

    所以很多问题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有这样做或那样做的选择不同,为一方主持公道会损害另一方的正当权益,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我们这次做的事情,是要解决问题的。不纠结于皮毛的谁对谁错,而是,从根本上搞定。

    后一种开发商大量赚钱后,以自己的步伐和经验迅速扩张。能做的小区就做,动作很快,不能做的就不做,由潜在的某种天性支配自己做事,顺其自然。

    这样的房子不必推倒重来,没有重复的动作和精力的浪费。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反而是后一种开发商。顺其自然,反而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办法。

    当然,对自然和规律做出逆反行为的前一种开发商和银行,受到“虚荣心”这种感性支配,做出了一些感性做法(高端大气上档次)。而感性的东西,是有问题的,因为不符合理性,不符合事实。

    不符合事实,后果很严重,自己的单子自己买,买单就是破产。优胜劣汰之后,后一种开发商和房子越来越多。因此,我们的生活小折腾不断,不过总体上是向前发展的。

    后一种开发商用产品赚钱的过程中,并没有说过“我遵从‘循序渐进’这把钥匙”,但做出的事情,确是用了这把钥匙。

    我说过了,怎么说并不重要,怎么做才重要。做出了的事情,就是事实,“说”,还停留在脑海里。脑海里有很多东西,但并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事实,我们没必要为并不存在的东西浪费精力。

    这部分开发商有时空闲下来,想一下,也很讨厌“循序渐进”这把钥匙,因为在人们印象里,这个钥匙总和慢吞吞挂上钩。

    可是自己行动很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