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市一院消化外科,细分为一科和二科。

    一科主任罗长生,就是今天的十二指肠主刀医生。

    二科主任陆涛,就是向建华给张谷联系的胃底折叠术专家。

    罗长生很有教养的,礼貌的和张谷握了握手。

    “张医生,预祝我们今天的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罗长生将张谷介绍给今天的手术团队。

    把手术预案,给张谷介绍了一遍。

    由于有耿博忠的重视,这些人对张谷也很尊重,没有因为他的年龄比这里的人普遍都小十岁以上,而轻视他。

    团队还专门给张谷配了副手。

    并且让张谷阐述了他的吻合术思路,到时候整支团队,都会根据他的思路来制定以他为中心的配合方案。

    团队会议开下来。

    张谷有两个感触。

    第一个感触是市一院的团队专业程度,比三院明显要高一个档次。

    三院只有向建华有培养固定团队的意识,但也只是每次遇到疑难病人,才会把团队召集起来,且每次都有临时成员,最多只能算半固定团队。

    而一院因为有足够的资金,有数量庞大的人才,已经将手术团队配合形成了可持续执行的制度,贯彻到了每个科室。

    第二个感触是市一院的科室很大,如消化科就一分为二,有两个科主任,各自负责细分领域,这又再次说明了市一院的摊子铺的大,人才数量多。

    “怪不得老向同志追赶了市一院半辈子了,也没追上来。”

    “这人才、资金、制度等方面全面落后啊。三院的底子还是太薄了。”

    不过乐观的想,底子薄,也代表着将来的成长空间更大。

    多争取资金和政策扶持,逐渐吸引到更多优秀的医生,三院未必不能成长到拥有市一院的辉煌。

    ……

    很快,到了正式手术时间。

    张谷收敛心思,认认真真的做了一台吻合术。

    先进、现代化的手术室中。

    当团队众人看到张谷发挥出的高超吻合术,尤其是胃空肠侧侧吻合的改良技术,也是一个个眼中露出惊奇,赞赏之色。

    罗长生此刻已经从手术台上退下来,有了闲心观摩张谷的吻合术。

    “怪不得耿老对张谷医生赞叹有加,他这吻合术,尤其是一手空肠侧侧吻合改良吻合术,确实优秀,别出心裁,思路巧妙!”

    “在三院那种舞台小的医院,竟然也能孕育出这种有才华的新人来,不容易。”

    罗长生可是知道,三院的顶梁柱向建华,早年间是从市一院出去的。

    并不是三院土生土长的优秀栋梁。

    但眼前这位张谷医生,还年轻,精力旺盛,思路巧妙,点子多,并且还做出了改良吻合器,将来,还真有几分可能性成长起来,成为三院自己培养出来的顶梁柱。

    ……

    一台手术,在专业团队的配合下,顺利完成。

    其中罗长生做的几个突发意外预演方案,也都没用上。

    张谷和众人握手告别。

    经过这一台手术,众人对张谷的态度,更是客气了许多。

    不少人从心底里,也认可了这位三院年轻医生的医术水平。

    “完成一台吻合手术,根据本台手术的难易系数、表现、以及手术用时等综合考评,最终评分3.0分。”

    “发放奖励:熟练度初级卡两张,随机卡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