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小和尚还是小和尚,不挑水,不砍柴,不念经,甚至连木鱼都不敲,整日不是和那佛大眼瞪小眼,小眼瞪大眼,就是捣鼓那木鱼中的小眼,好似能专研什么劲,之后寻了个乐子就是和师傅辩解着哪个和尚该去挑水喝,黄鼠狼给鸡拜年到底是安没安好心,辩来辩去,几年下来没个头,终究这日子还是这么睡了过去,不过这小和尚依旧长不大,变不成老和尚,就是师傅也不知其间是出了何问题,只能叹乃是佛下的大造化。

    那日老和尚见在那一百零八佛像下睡着走了五十一步,不由面露笑意,见其那一脸开心样,那是一掌门方丈当有之相,好似见着宝的贼偷儿一般,前几年老和尚想开了,反倒不阻止这小和尚睡觉,还有些巴不得小和尚天天睡之意,没事就问“徒弟你困了吗”,不过这些岁月终日可苦了这小和尚,没人催没人烦没人恼,终日吃了睡,睡了吃,十二时辰要睡十一时辰,很是无聊,不过他一副死不悔改之意,老和尚心态极好,念着经,翘着木鱼,就是不理。

    终于有小和尚恼了,今日突发奇想的提了个桶下山,满满的装了一大桶的水摇摇晃晃的提了上来,三步一摇,五步一晃,就是这山间扫门僧侣见着了都吓了一大跳,哪怕这小和尚一不小心就滚了下去,他皮肉可是金贵着呢,可是掌门的心肝,万一掉了根头发,那可了不得,小师叔辈分高的很,虽然长得小,披着个小袈裟,不过这人长得就是讨人喜欢,虽不是太好看,总能觉得有点禅理,就于那自在我佛一般模样,其小身板晃晃悠悠的,还是将这桶水提了上来,一股脑儿的灌到这大缸里,长长的吐了口气,开心道:“走走人也精神多了,不错不错,这个还真可以有。”

    不过要想想这和尚头顶这戒疤,哪来的头发。

    今儿小和尚出乎意料的没有睡觉,坐在寺后碑林前的大石阶上,擤了擤今早被风吹得挂在鼻子上一寸长的鼻涕,晃悠着两腿,看腻了碑林就看这碑后,青山寺外斜,暗自喃喃道:“不睡了不睡了,老和尚不理小和尚了,小和尚要出外瞧瞧。”

    脚步渐缓,小和尚头也不回,就知道是老和尚来了。

    小和尚头也不回,百无聊赖道:“老和尚,老和尚,我要出寺。”

    老和尚无奈,主持被这般没大没小的,硬是敲了其头一下道:“没大没小的,师傅现在也不叫了,要叫声也小些,万一被其他人听了,寺里谁还尊敬你师傅。”

    小和尚白了一眼,道:“我要出寺!”

    老和尚,按了按手中念珠,似乎没听到小和尚的话,装傻充愣道:“今早去提水了?转性了?”

    其实老和尚现今心中默念,出啥寺,乖乖给我呆寺里,睡个三五十年的搞不好就成了,再过些年,寺里的莲座就该熟透了,练了器也只有这小和尚坐得上去呀。

    小和尚继而重复道:“我要出寺,出寺。”

    老和尚无奈道:“鱼木啊,天都快暗了,不好好再寺里睡觉,你于我说说,是想去哪呀?”

    小和尚拍拍屁股站了起来,见其只到老和尚胸口处,不由的跳了跳,不满道:“不知道,不知道,随意走走。”

    老和尚摸了摸其头道:“莫非你认识路?”

    小和尚摸了摸下巴,轱辘的转了下眼睛,琢磨道:“似乎不认得,只晓得挑水那条路,今儿门外那谁来着指给我看来着,那谁来着,咦!忘了,不高兴想了。”

    老和尚听了不由翻了翻白眼,替小和尚理了理衣服道:“就知道你不识路,你这不熟,那不熟的你还想去哪儿?天下之大,去了就回不来咯!红尘是条不归路。”

    小和尚不以为意道:“我识得那图,师叔祖翻给我看的,他都说读万卷经,不如行万里路。”

    师叔祖?老和尚有些无奈,笑道:“师叔祖老眼昏花了,说的话,我都不信,你还信!难不成你比我还笨。”

    小和尚蹦蹦跳跳,挤眉弄眼道:“原来师叔祖老眼昏花了,我这就与他说去。”

    老和尚赶忙拉住小和尚,道:“别别别,今儿是我眼花了些,师叔祖咋的会眼花,师傅开个玩笑而已,开个玩笑而已。”

    小和尚跟念经一般,不住在老和尚耳边念叨着:“我要出寺,我要出寺,我要出寺…………”

    老和尚无法,一开始装着不理,久了这神经终日给绷着,差些就给念烦了,阿弥陀佛都念错,念成我要出寺了,一日老和尚终于妥协了道:“好好好,出寺,出寺,出寺,去哪都给你去,都给你去。”

    --------------------------------------------------------

    林逸躬身进了这石中,其下有些昏暗,十余步内不见光亮,索性林逸可于夜间视物,倒也无妨,其上较为矮小,只好猫着身子而过,走了几步,入了一个拐角,前方隐约有光亮。

    这地下果然别有洞天,走道显长,光是这掘出这么一大块地方就是要费不少功夫,何况这郡守也不愿他人知道,一路上并无些机关暗器那无聊之物,过了这走道豁然开朗,这处四周石壁,已然可称作石室了,室内有光亮,其上四方置夜明珠四颗,嵌于石壁上,上绣饕餮龙纹尊,这四周无人,壁上四面绘的乃三十三观自在菩萨像,形态各异,其相貌端庄,或乘莲座、或手持净瓶、或低头信手、哪样不都是那大慈大悲相,林逸躬身对这三十三相礼拜,尽显恭敬之意。

    他虽是修的乃道家功法,但对这宗教间,还是多是礼拜,释家多有神迹而显,其僧侣,信徒还是不错,处处与人为善。

    三十三观音像虽是出一菩萨身,但这三十三相显于人身可能显很多处,就是那身体形貌特征,也是大有讲究,如那女子莲无须,下腹含香若麝,男子垂耳,眉心生朱红印,皆是相外显,若多显特征则佛缘更是广博。

    四周除了这三十三观音画像再无他物,这三十三画像皆是手绘而出,画工栩栩如生,笔墨浓淡出可见那一颦一笑,绘制更是以那丹砂,青红,珍惜之料来绘制,可见其用心,可谓是世间罕有真迹,这画工林逸也只是精通一二,老头画很是神韵,林逸无聊就会拿来擤鼻涕,不过面前这景致不得不叹服。

    小时,林逸书间见这观音穿的少,爱抚其胸,美名其曰,又不是真的,你佛门大慈大悲,摸摸也算不得大事,观世音自然要有奉献精神,我依旧敬你拜你礼你,摸摸又何妨。之后老头对其说,这观音本是男相,林逸顿时就没了兴趣,嗤之以鼻。

    这男人本好色,好色,还需从娃娃抓起。不过这林逸倒是无需培养自来就好色,只是不显,心气高,自然间的都是美人儿。

    四周空旷不已,见了这景林逸不免有些失望,绕着石壁转了一圈又一圈,花了不少时间,愣是没敲出些端倪来,其观音本属男相,这郡手绘这观音倒是不稀奇,其喜男又喜女,林逸一阵纳闷,就觉得这三十三观音像有些奇怪。

    正壁之上绘一观音,乃是那杨柳观音,左手结四五为阴,另一臂摆的甚低,一乳微露,很是独特。

    佛言。

    若多yín.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

    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

    林逸不免觉得这人趣味恶俗,你就算对男子生了些兴趣,也用不着摆弄这观音,这乃是大不敬之罪,自己那是年少不懂事。

    笑了笑,林逸怕有便,持这莫问,轻轻一点那半露乳.尖处,美名其曰,画龙点睛。

    异变突生。

    石壁变幻,前方观音相中开,显两门。

    一门上书曰尘垢,一门上书曰骷髅。

    儒家视那金钱如尘垢,视那红粉为骷髅,这二门内究竟有何不同,倒是让林逸不禁生了一些期盼,更生出了些危机之感,突觉这取物有险。

    此行为的就是那金钱尘垢。

    其内黑暗无比,见不得光,这一地下竟生出这么多名堂,林逸笑了笑,手举长剑,不由有些警惕的入了这尘垢门,缓步而过,十步内未有变,越是向前就越令人诧异,其间摆着众多死尸,随意堆放于过道两旁,皆已成干尸,骷髅嶙峋,白骨森森,让人不禁心生胆寒,林逸越走越是心惊,不禁念起那往生经来,这二十余步,光是干尸就有三十余具,成骷髅后见不得他死因,看其骨,皆是男子。

    行了十余步,前方是一处敞开的石室,林逸持剑而立,并不往前。

    其下踏步有九格,林逸小心翼翼的拿剑点了点,无恙,踏一步又是点了点,不免长吁一口气,四下气氛静的可以,除了自个的呼吸声外,并无其他声响,不免有些紧绷,石室也是一石门挡着,推门即入,林逸一举一动皆是小心翼翼,哪怕是多生了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