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七章

    知道两人拍拖后,潘逸阳和周晴都没有表现出半点惊讶的样子,只是对她嘱咐了相同的话:记得保护好自己。

    然而刚确认关系没多久,秦亦临和周致其又都陷入了无边的忙碌当中,以至于让周致其连防护的对象都没有。

    周致其的毕设灵感源自于她很久之前看过的一本文学史书,即便当时她有意想进一步研究写篇课程论文出来,却奈何总是没能腾出时间安排,因此她便干脆把这定作了毕设的一个方向。

    后来查知网时发现近这一两年陆陆续续有不同的期刊杂志已发表过相关内容,因此周致其认为这个题目还是具有一定的可写性。

    虽然周致其知道以她区区一个本科生的水平定然写不出什么大作,但终究是自己还算感兴趣的题目,因此也想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把这件事情做好。

    周致其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其实还算“自由”,主要还是它既符合自己的兴趣也符合父母的“建议”。来到大学后,她才发现真正能够实现这种“自由”的人远比她想象的要少,而通过四年或是更久的学习后达成这种“自由”的人倒比她想象得要多些。

    有时候她也会思考对学科的态度由恨转变成爱是否也可以称之为是学习当中的一种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还是称其为另类进阶。

    过去,她也会因为沉重的阅读任务以及根本不知如何落笔的各种文学研究报告而感到头疼和无力,但如今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回过头来才发现原来这些年的学习生活究竟给自己带来了多么可贵的成长经历。

    这门可谓是极致古朴的学科让她学会如何更全面地思考问题和更深刻地理解不同的思想,同时也让她对生活当中的那些人和事在更具批判精神的同时,也变得更加耐心和包容。在周致其眼中,文学便如那夏夜里的萤火虫,明亮得让人晃眼,闪耀到无法让人忽视。

    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想为她的本科做一个体面的结束。

    通过在央大官网上查阅到的老师们的教学信息,然后将他们的主要研究内容同她自身的研究方向做匹配,周致其进行了第一批筛选。接着,她还约了系主任就选题问题聊了近一个小时,然后接着做了第二批筛选,最终剩下两位老师。

    最后,周致其还向直系学长学姐们分别了解了这两位老师的指导情况,最终给他们排了顺位。

    选定后,她便马不停蹄地按照去年学院发放的开学报告的模板把内容一一填充好,然后发送到第一顺位的老师邮箱中,并主动提出了约谈,然后静静等待回复。

    所幸,一切的开展都还算顺利。

    第一次约谈结束后,老师在两人即将分别时忽然叫住了周致其,然后叮嘱她回到宿舍后将及时将两人聊的所有内容都整理好,然后一并发给他。这无疑是向周致其表明了他愿意接受当周致其毕设导师的态度。

    知道周致其的指导老师是谁后,关敏敏和陈埼玉都对她深感佩服。

    毕竟选导师是门学问,直接关联着学生能否顺利毕业这一生死命题。而在陈埼玉研究该怎么从学院里这么多老师当中做出选择的时候,她便听闻担任周致其指导老师的那人在写作方面要求较为

    苛刻,历年他手中总有那么一两个中途要求换课题或者直接换导师的。

    同时,只要能得到他通行证的学生也全都能顺利通过答辩,并且也出过不少毕业论文,也有直接被选上登上了校刊的。

    总的来说就是:明确你对毕业论文的态度以及期待,然后有责任、有意识和有胆量地去选择老师就可以了。

    前脚刚忙完论文的前期准备,后脚周致其便即将入职央城耀跃出版社的校对部,这时候两人在一起还没到两周的时间。

    根据周致其在社里的指导老师的说法是:未来她在耀跃的每一天基本上都会是在重复地做着同样一件事:那便是协助社里的校对工作。

    而周致其听完后不但没觉得有任何可惜,甚至还有点欣慰,毕竟自己“毫不停歇地奋斗”了三年有余,终于可以短暂地休息一会儿了。

    对于所有的编辑小白鼠实习生而言,第一项工作八九不离十都是校对:先是从熟悉最基本的规则和流程开始,然后再从简单的投稿开始练手,持续到一校的错误率稳定至小于出版社的要求后,

    慢慢地便可以独自进行工作,然后再是二校,三校等一步步循序渐进。

    按照老师的说法是,若周致其想接触到完整的出版流程,估计得等到她即将离职的时候才能跟着走个过场。

    同批次进来的还有她隔壁班的阮东峰,一个身形比较瘦小,长相较为清秀,平日里总是架着副黑色粗边大框眼镜的男生。在周致其看来,虽然她与阮东峰在级会时有过几面之缘,但未曾有过交集,自然也不会有什么矛盾可言。

    但是没想到阮东峰在此前便与周致其结了怨,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顾婷雨。

    毕竟是新人,加上又都是即将在央大毕业的“新鲜高材生”,因此指导老师对两人都十分客气。在实习的第一周,由于考虑到两人都是新手,更重要地还是得先熟悉校对的工作,后续再慢慢将效率提上来。因此,刚开始发放给两人的任务还不多,给的时间也比较充裕。

    除此之外,办公室里其他的老编辑们对他们也呵护有加,经常拉着他们一起点下午茶,然后乐呵呵地找公司财务报销。

    有时候她在下班时间前完成了工作,也不敢明目张胆走人,就这样留在工位上发呆或是找秦亦临聊聊天,反正就是闲着。因为办公室内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头上的工作,所以要么没人留意她,要么就只当她在放松双眼,毕竟当编辑实在是太费眼睛了。

    因此,总的来说,周致其在耀跃的第一周过得还算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