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七章

    周晴在过年时便跟家里打好了招呼要在央城开工作室,得到家人们的同意后终究还是松了一大口气。春节前把剩下的商拍完成后,周晴便开始了迎春钓助理的长假期。

    周晴的招聘信息刚贴在微博置顶上,没一会便收到了许多人的私信,纷纷说愿意给她当助理。

    但是对于招聘助理这件事情,周晴十分看重,毕竟她曾经遭受过不少威胁,不敢拿自己的人生安全冒险。

    划着划着页面,周晴忽然看到了一个很眼熟的id,脑海里某个画面掠过。她把页面划了回去,准确点开聊天框。

    果然,就是那个给她pdf旅游攻略的铁粉。

    周晴是个土生土长的南方姑娘,当时确定来央城上学后,便在微博上公开收集央城及周边城市的旅游攻略。

    这个粉丝当时专门用软件把所有自己认为值得打卡和完全不值得的地方统统按区域标记,还附上自己拍的图片做参考,导出的pdf文件长达20页,周晴当时加载都花了一点时间。

    因为周晴去年刚换手机,所以微博上所有的聊天信息早期清空不见。为了进一步确认,周晴还专门回看了之前的微博,找到了她发的某条支持她的评论。

    虽然周晴自高中时期起,粉丝数便不少,但真正的活粉却少得可怜。虽然这个攻略粉丝同周晴的互动并不算多,但是关键时候总会出现。

    例如当有人开骂周晴穿着不检点或是说她非主流的时候,她都会站在周晴的角度进行反击,如今她只要发言也还是能收获许多人的点赞。

    于是,周晴直接联系到了她。

    助理小朱是央城本地人,比周晴大两岁。因为大学读得专科,总共比周晴早毕业两年。小朱大学学的专业是旅游管理,靠着秋招在旅游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是因为实在感受不到乐趣,干了一年后选择离职。

    因为读书对于小朱来说过于无趣,所以她在大学时最爱做的事情就是找兼职赚钱。

    周晴便是在某次她想花钱给自己买衣服的时候刷淘宝偶然看到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衬衫的关键词里便有明晃晃的标签:周晴chosen同款。

    出于好奇,小朱便去搜了搜周晴是何方神圣,于是,便有了后来的事情。有时她也说不清楚自己到底视周晴为自己人生中的何种角色,只知道自己想陪伴她,看着她成长,发光,光是这样似乎便能给她自己也带来生活的力量。

    大学三年,小朱一共加了上百个兼职群,毕业后删到大概只剩下20个,剩下的其中一个便是央城影视通告群。放弃旅游公司的工作后,小朱便重新开始做各式各样的兼职,有派传单,有做礼仪,也有做群演的。

    在某一次做群演休息的过程中,她偶然听到某个工作人员吐槽说某个小生的一个助理生病了,现在粉丝在场地外叫嚣看到自家哥哥身边工作人员少得可怜,怀疑公司虐待他,吓得经纪人赶紧找助理。

    听完,站在雨中哆嗦的小朱惆怅地看着黑压压的天,心里抱怨:就淋下雨又不是什么天大的事。于是,她踱步过去,问在雨中撑伞“参观”群演走位的人问能否给她一个机会。

    那一次两周不到的助理实习让小朱铁了心的就算没饭吃也不再干这类工作,然而看到周晴的招聘通告后,她终究还是妥协,决定再试一次。

    事实证明,周晴的选择是没错的。因为在周晴毕生的追求中,每一处都有小朱的痕迹,是小朱教会周晴沉稳,是周晴教会小朱去热爱。

    另一边,潘逸阳也正为在学校期刊上投稿的事情忙得晕头转向,投稿刚过,她便又要投身到修改格式的艰巨任务中。

    得知周致其想当编剧后,刘琦玉也表示并不看好,毕竟相较于一般她们会选择的工作而言,编剧这份工作的风险系数太高了,特别是对于女孩子。这是刘琦玉的原话。

    某种程度上这种说法也很客观,倒不是说生命安全的问题,毕竟现在是法治社会,谁会随随便便拿生命开玩笑。只是穷极3年,5年,甚至10年,编剧都未必能够真正地以自己的名义将自己的作品搬上大荧幕,转行的人更是多得数不清。

    对于选择放弃的那部分人来说,可能是因为他们已不再热爱,也可能是因为生活的重担让他们不敢再热爱,于是乎,放弃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如此说来,势必会有人调侃如果只是热爱这份工作,纯粹只是想做这件事情,就没有必要把名利看得太重要。但这句话细想来也是很残忍的,毕竟敢说出这句话的人必定要么手里什么都没有,要么便是什么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