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三章

    同样,周晴和周致其也是互相选择的结果。周致其是铁三角里的桥梁,潘逸阳和周致其都知道,虽然她们都是对方的挚友,但是其中一定要有周致其。

    自从正式有了三人团之后,周晴有时候周末出门拍照便会拉上周致其和潘逸阳她们,然后坑她妈妈请吃饭。毕竟拍摄一组满意的照片对于周晴实在不轻松,而这时候朋友们的帮忙对她来说真的很重要。

    当然,周致其和潘逸阳也是十分乐意的。

    虽然周致其经常回到家后在群里直接吐槽周晴说她阴晴不定,拍照的时候比改卷老师还苛刻,一般这时候潘逸阳便会跟着附和,而周晴则会开始发各种可爱的亲亲抱抱表情包来撒娇卖萌。

    但是这样的聊天彼此都心照不宣,周致其本质想说的是:批评你的严苛已经是我们唯一对你的不满了。所以不需要对我们心怀愧疚,因为我们永远都支持你。

    自从陈浩宇那件事后,周致其的追求者也沉寂了好一会,虽然并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件事情导致的结果。无论怎样,周致其唯一的希望便是自己能够安安静静地度过了接下来的两年时光。

    无论对于铁三角的任何一个人而言,除去家人,彼此都是美好高中生活的重要快乐以及安全感来源,直至未来都依旧珍贵。

    周致其很有效率地便帮秦亦临前面的那位顾客买完了单。见到秦亦临的时候,周致其也只是神色如常地问对方有没有会员卡。

    回答没有的时候,秦亦临就势看了看周致其胸口前的名牌,确认了就是周致其本人。

    “请问需要袋子吗?”周致其问。

    “不需要,谢谢。”秦亦临回答。

    “159元,请问微信还是支付宝?”周致其双手捧着书把它们放在了柜台旁方便秦亦临拿。而秦亦临则担心书倒,便用左手扶着,右手熟练地打开二维码给周致其扫。

    除此之外,两人都没有说任何多余的话。离开时两人还默契地想到这或许就是最后一次见面了。但是没想到的是还没过两个月,两人就再次见面,还打招呼了。

    在书店兼职的两个月给了周致其充裕的时间学习,观察,思考和反省,期间还主动约了当时在咖啡厅偶遇的城大的学姐吃饭,学习更多编剧这个职业的事情。

    直到辅导员在报道前夕联系周致其讨论公众号的事情后,周致其决定正式开始在这个行业里实践一下。

    周致其的辅导员一直都知道公众号是周致其的团队在做,但他已经见证了不少极具诚意的学生自建公众号从诞生到陨落的过程,如表白墙,交换书,比赛组队等许多有实际作用的公众号,数不胜数。

    因此,他并没有将周致其的公众号太放在眼里,毕竟那只是一个大二学生做出来的东西,而且主要是这个内容太难做了,而周致其的力量过于单薄,至少在初期是这样的。

    随着人脉圈的扩大以及对采访进程的把控愈发娴熟,公众号每期推文的浏览次数也越来越多,甚至开始有大的广告商想在公众号里做广告。毕竟面向的人群是大学生,而投放小公众的成本不高,对于公司而言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对于公众号整个团队而言,首先这是一种认可,其次她们也需要这些资金去支撑采访时必要的花

    费,如打车,吃饭,送咖啡等等,多余的钱还可以进行一些小规模的宣传。

    最后,在同广告商的对接当中也会认识更多不同的人,虽不会深交,但是对于团队未来任何一个

    人的发展而言都是一种资源。

    因此,总的来说,团队还是很乐意给有需要的公司打广告的。

    也就是这么巧,就在唯一的一次推广中,校长看到了公众号八月发表的关于插画师的采访,并对

    采访的内容表示很满意。于是经过询问,没多久便找到了周致其。

    辅导员主动联系到周致其说校长查看了公众号的所有内容,同院长商讨后希望可以把这个公众号扩成学校的一个社团,然后归到学校的官方公众号里,相信公众号里的内容能够给学生们未来的人生规划以及职业选择带来很好的借鉴意义。

    短短几句话,周致其就已经知道辅导员或是学校最本质的需求是什么。周致其得到消息的当天心情变得十分沉重,但是她知道这个问题并不能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