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实是这密室封死,里面空气不通,所以才能保持四百是现在打开了大门,那尸骨自然委倒,不过恰好在众人三拜之后,却不能不说是一种巧合。

    三人不胜唏嘘,蒋琬却径直走上前,拿起桌上那个残破的黄绫包裹,入手之后,那黄绫锦锻便化为了飞灰,出现在蒋琬手中的是一方古黄玉玺,边角已经磨得十分圆润了,显然经过无数代人的抚摸,底下一角不知为何失去了,后来被人用金镶而补,蒋琬翻转过来,只见底下刻著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形同龙凤鸟之状,此刻握在手中,寒中带热,热中含寒,玉质更是十分特殊奇异,见所未见,心中更是一片宁和,传说这传国玺和氏璧有镇心安神之效,果然不假。

    此刻蒋琬已经相信这就是传说中的那“传国玉玺”,据说春秋之时,有一个楚人名为和,一日偶然看到一只凤凰落在一处土坡之上,他听说凤凰所居,必有异宝,于是挖掘果得一璞玉,献与厉王,厉王让玉工辩识,却说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斯君之罪和左足,后武王即位,和再献,仍以欺君罪再右足。至文王即位,和抱玉坐哭于荆山之下,文王遣人问询,曰:“吾非悲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文王使良工剖璞,果得宝玉,因称之为和氏璧。

    传说和氏璧有诸般奇异之处,威王时。相国昭阳灭越有功,王以此和氏璧赐之,昭王率宾客游赤山,在渊水之畔大宴宾客赏璧,渊水之中竟然跳出一尾大鱼,破浪而起。后来分别落入楚、赵、秦、汉诸朝,称之为“汉传国玺”。

    这是皇帝的象征,权力地行使者,得之则象征“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是登宝位而无此玺者,被讥之为“白版皇帝”,被世人轻蔑,得到此玺。几乎可以随之称帝,所以历来哪一朝哪一代,都争夺不休,辗转沉浮。忽隐忽现,直到最后落入孤楚皇帝之手,成为镇国之宝,然后自从西周立国。传国玺便消失不见,羲皇帝自然不可能将传国玺竟然是在金銮殿上被大将军方灭夺走的耻辱传出,而传国玉玺也从此消失。再没有听说过它的下落。

    后世之人。再没有人得到过。现在各国皇帝使用的,都是以蓝田白玉雕琢而成。上面刻“皇帝神宝”四字,却没有人敢刻受命于天,虽然也是镇国宝器,然而却根本没有传国玉玺的号召力,历来大陆间都有一个传闻,得传国玺者,得天下!

    玉玺现,天下合!

    蒋琬至死都没有想到,意外的发现一条通往皇宫的地道,竟然在这地道之中还发现了失传已久的“传国玉玺”,有了这样东西,关健时刻,登高一呼,几乎能抵得百万大军,蒋琬从来不相信什么天命所归,但是天下人信!

    既然有玉玺现,天下合的说法,那么,持有“传国玉玺”地便是受命君王,统一各国,已经是天命所向,各国顽命抗阻,反而是逆天行事!

    这就是传国玺的威力,一统,大势所趋,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止,魏如悔也不能!

    蒋琬转头向三人道:“今日之事,谁也不要说出去,但心知即可。”三人自知此事重大,一齐点了点头。蒋++中,当先向前面进发,虽然沿途仍有不少机关,但有懂得吕青冥留传机关消息图谱的杨柳依在,却一直未遇危险,直到最后,来到一个暗室之中,头顶上是方磨的青石,一条高高地台阶绵廷直上,入口紧闭。

    蒋琬知道,到头了,上面应该就是地道出口,他不知道外面到…Www.16K.CN底是什么地方,小心翼翼,尽量不发出一点声音,避免上面有人能听见,其实这是他多虑了,如果这暗室中的声音能被人听见,那吕青冥的这条地道也只能说是失败之作了。

    直到头顶到了青石板上,蒋琬侧耳倾听,外面一丝声音也无,寂静得吓人,但蒋琬却不愿行险,悄悄退了回去,白天遇上人的机率太大,还是晚上再探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