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太子和二皇子被派遣出去监督皇陵的修葺,已经远游一个月,今日方回。

    二皇子是骑马归来,路上风尘仆仆。回来第一件事,便是奔上郡主府去,得知郡主去了皇宫,还是被皇后邀请的。

    略微一思索,就奔往皇宫,向太后复命去了。

    小婵到太后宫殿时候,就瞧见李玉锦躺在摇椅上休息,在阴凉处,一脸疲倦,没个正型。

    她上前拿着扇子给他扇了扇风,小声问道:“殿下,可凉爽。”

    李玉锦应了一声,依旧困得不行,不甚清醒。

    迟疑了许久,才觉得声音熟悉,睁开睡眼,望见正偷笑的小婵。他一时分不清是梦还是现实,一把搂住了她,喃喃细语道:“让我睡会,别吵我。”

    小婵一个不察,被他弯腰按到在他胸膛上,还好及时扶住了扶手,不至于跌倒磕绊。

    她冷眼瞥着他,然后喊道:“锦二,放手。”

    李玉锦没有理她。

    她伸出手,揪着他的耳朵,硬是把他从椅子上给揪了起来。

    “疼疼疼。”这下李玉锦终于是清醒了起来。

    “屋里面没睡觉的地儿吗?你在这里干嘛,衣服也不换一下。”小婵嫌弃得抹了一把脸,总感觉自己脸上也沾了尘土味。

    李玉锦吊儿郎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即使现在领了差事,还依旧随心所欲的模样。说了多少遍也不听,太后也就由他去了。

    李玉锦全然没听到小婵的埋怨,紧紧搂住她,而后抱着她腰身举起来,转了个圈,在她生气前放下。

    “我都一个月不见你了,”他带着惯有的放浪形骸,就和他这么个人一样,“真得好想你。”

    看他这傻样,小婵不知说什么才好。

    出门一个月,李玉锦面色被晒黑了许多,不再像个细皮嫩肉的纨绔公子哥,倒也有了些少年将军的英姿飒爽。

    远出之人归家总是件重逢的喜事,她最终也没有说出什么扫兴的话。

    “去换身干净的衣服去吧,你这样子像什么话。”

    “既然婵妹妹开口了,那哥哥不听也不行了。我去去就回。”说着,他跳了起来,往自己宫内走去,一副活泼模样。

    “等等,”小婵想起了什么事情,喊住了他,“去见过你母妃没有?”

    “没呢。”

    小婵一脸无奈地瞅着他,李玉锦就懂了她眼里的谴责。游子归家怎能不去见母亲呢?

    他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这就去。”

    蕉绿暗笑,这头猛兽也就只会在郡主面前收好爪牙,露出柔软毛绒肚皮,呼噜噜求着怜爱。

    “我也和你一去过去吧。”小婵道,“顺便邀请惠妃娘娘来这里吃顿团圆饭。”

    “好啊。”

    小婵让他等自己会儿,去殿内和太后说一下。

    太后在书房中,早就听闻动静了,问玉兰姑姑道:“外头那臭小子又闹腾什么?”

    玉兰姑姑道:“是郡主来了。”

    倒是不出乎太后意料之外,“我说呢,那个疯小子也就和小婵玩得开了。”

    玉兰姑姑望着李玉锦脸上的笑容叹道:“二皇子和郡主的感情真好,太子既然已经婚配,那二皇子……”

    太后停下手里的奏折,思考了一瞬道:“得看那丫头愿不愿意,我自是希望他们都健康安乐。可,小婵那丫头的想法,我开始摸不透了。”

    正说着,小婵就进来了。

    “外祖母,今儿锦儿回来,我亲自下厨做面,一并邀了惠妃娘娘来如何?”小婵提议道。

    “行,”太后准许了,“太子也回来了吧,再去看看皇后那边要不要也来,一起算是吃个团圆饭,皇后若是有安排就算了。”算是看在两个孙子的面上,端水给端平了,虽然,太后也不愿意看见一见面就掐架的两个人出现在她跟前。

    等小婵离开,太后指着她背影对玉兰姑姑道:“你瞧瞧她对锦儿有丝毫男女之情吗?”一副长姐姿态自居,自从及笄后边及其克制的和太子、二皇子保持距离,少女情怀就没再她身上出现过。

    “若不是我不舍得她,也该是嫁人的年岁了。可都说情窦初开,我咋看我这外孙女对于男女之情,天生像个石头心肠的。”太后摇摇头,“也不知该给她找个什么样的夫婿才和她心意。”

    玉兰姑姑宽慰道:“太后别愁,这事记不得的。郡主还小,再多留两年也行,毕竟事关终身大事,马虎不得。”

    不一会儿,小婵又回来了,这次是跟着太子。

    “怎么又回来了?”太后问道。

    小婵说:“正好遇到了太子哥哥。”

    宫门外,小婵刚和李玉锦出门,就撞上了太子。

    “太子哥哥也回来了。”小婵道,“正好,午膳来太后宫内吃吗?我亲自动手下面庆祝你们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