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2章 大器风范

    心想,莫不是进贼了?

    但又一琢磨,不会啊,方圆几十里内,谁不知有关这些宝物的事,熙雯的兄长也因此得了病,很多人躲之还唯恐不及,哪个还敢打它们的主意,这岂不是相当于烂膏药贴在好肉上——没病找病吗。

    也许是自己听错了?

    在进到屋内后,他燃起门边的蜡烛,一手拿剑一手拿蜡烛,大致观看了一下,发现那些器物依然摆得整整齐齐,没有被挪动过的迹象。

    现在他动辄就来此一趟两趟,很多东西放在什么地方,他都非常清楚,有时家人来打扫卫生,挪动了任何一件,他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由此可见,他对这些东西熟悉和喜爱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在屋内转了一圈儿,并未发现有任何异常之处,木子柒放下心来。

    他拿起角落的执壶,打从他第一次见到这东西,心里就特别喜爱。

    这个小执壶,巴掌大小,茶叶末釉,造型颇为规整,线条流畅。

    别小看这个只有十余厘米高的小执壶,虽然小却具有“大器”风范,造型颇为讲究,不失为一件珍品。据家人介绍说:此执壶为唐代执壶,也是这些器物之中宝中年代最为久远、价值颇高的一件珍品。

    这件执壶器形规整、造型饱满,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其釉色是烧制过程中所形成的铁、镁结晶釉,类似茶叶末色泽,因此被称为“茶叶末釉”。

    “执壶”是干啥用的呢,木子柒一直以为是茶具。

    他问及家人才得知,并不是用来泡茶的,而是古代的一种酒器。

    他看了一阵,正欲将其放回原处,不料突见其中袅袅地生腾起一股烟气,这烟气闻起来奇香无比,木子柒顿感神清气爽。

    复又把执壶凑到蜡烛前,仔细地照了一下。

    他向执壶里面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只见里面竟然有山有水,景色奇异,简直就是一副浓缩的山水画卷一般。

    要说是画还不确切,因为它的动态的。

    这是一副傍晚的景色。

    你瞧,在那绿树成荫的两山之间夹着雄伟的大瀑布。急弛飞奔的水流直泻而下,像奔腾咆哮的万匹野马破云而来,又像神话中的仙女披着银纱,在斜阳的照耀下,光彩夺目。

    两山是下面是一泓湖水,湖水蓝蓝的,真静啊!静得让你看不出它在流动,轻风一吹,层层水浪,犹如起了皱的群幅,均匀地平铺在湖面上。蓝蓝的湖水映着雪白的云,鼓起的浪花吻着流云的倩影,明极了,亮极了。

    看样子似乎又到了中午时分。

    这云,这水,这天,这浪,和着柔柔的微风,好一派优美的景致,使人心旷神怡。

    真美啊!

    湖水清澈、碧绿、恬静,令人神往,远看它是那样的绿,绿得像一条翡翠色的绸带;近看,它是那样清,清得可以看见湖底那游动的鱼虾。

    瀑中喷溅出来的水珠,大的如珍珠,晶莹透亮,欢蹦乱跳;小的如烟尘,弥漫与空气之中,成了蒙蒙水雾,给山涧林木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

    再往前,是一条小河,河水也是清极了,像一张碧绿、透明的玻璃纸,水底的一块块卵石也都像水晶似的光滑、透亮。

    整个水面绿得如翠,亮得如玉;袅袅升腾的雾气像洁白的面纱,遮掩着小河羞涩的脸。群峰迭起,湖水清静,真是山清水秀,风景宜人。

    木子柒看呆了。

    恍恍惚惚的,只觉得自己也进入了那场景之中。

    踩着由鲜花和芳草铺就的五颜六色的小径,向前漫步。

    不一会儿,来到一片竹林,竹林后有一隐秘之处,被一片山石遮挡着,山石上长满苔藓和藤萝,隐隐约约地可以听见女人的嘻笑之声。

    木子柒感到非常好奇,就加快了脚步,向那儿走去。

    待转过山石,他见到,在山石环抱之中,有一泓掩映在茂密的树木之中的池塘,池中有几个裸体女子正在洗澡。

    一个个类似面如冠玉。两剑眉灿若星辰。身材修长,狂荡而不凌乱的发髻随至于肩上,一袭白色的肌肤,犹如阳春三月的婴儿,那么粉析,细腻。适可而止的肌肉,多一分嫌赘,少一分嫌瘦。

    女子们深邃不可待见的双眸仿佛能侵入人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