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叶亦舟放下手中的电话。供应商在电话中的含糊其词让叶亦舟心中生疑。于是让郭家骏找来了近期的pat采购合同和成本分析,以及与海外同类产品的价格比较,相关信息的拼凑,叶亦舟意识到henry之前在这个产品中一定有猫腻。

    理论和第六感,虽然可以印证,但毕竟没有真凭实据,正在叶亦舟犹豫是否应该让陆景行知道时,朱珠过来让叶亦舟到陆景行办公室去。

    陆景行穿着衬衣和西装马夹,站在窗边;平时看上去有些清瘦的身材,在西裤材质和剪裁的衬托下,拉长了腿部的长度,凸显了臀腿的线条。

    henry也在,在对面的座位上坐着,面无表情。

    看到叶亦舟走进来,陆景行转过身,发问道:

    “如果我们在缅甸建厂,做pat产品,你认为怎么样?”

    “缅甸与中国关系近年来向好,整体局势这几年也比较稳定,人工成本也更低,近几年主要国家在缅甸的投资,都是呈显著上升趋势。当然,问题也会有,比如当地电力供应并不十分稳定,经常拉闸限电;技术工人会相对缺乏;缅币也不够□□,币值波动较大;还有就是民选政府的稳定性,必竟不像中国,党指挥枪。”叶亦舟自从上次从缅甸回来,对该国一直很关注。

    “我们现在这个产品的利润怎么样?”陆景行接着问道。

    “之后如果量大、成本控制得好,基本是平过或者微利,目前阶段还是亏损。”叶亦舟在回答的过程中,不经意地看了一眼henry。

    “我重申我的观点,我不同意在海外建厂,周期长,风险大,诸多因素不可控。”henry终于开口,表情愈加严肃。

    “好吧,你们的意思我清楚了。henry你先出去,我和叶亦舟再说几句。”henry听后,面有不满,迟疑了片刻,还是转身离去。

    “这个项目,你怎么看?”陆景行说。

    “从上次在仰光获得的信息,这应该是一个高附加值的产品,并且因为销往几个重要市场,因此今后量应该很可观。但现在受制于供应商渠道的限制,目前送样和小批量供货阶段,我们还无法盈利。国内的这家军工厂之前并不同意给我们供货的,现在虽然同意供货了,但价格并不理想。”叶亦舟顿了顿,她在考虑有些话是否应该现在说。但转尔,她还是决定再等等。于是转念说道:

    “我想,现在可以多途径试试,我和国内的这家再聊一聊价格,同时也接触一下台湾的供应商。海外建厂也是一个方向,不过可以从长计议。”

    陆景行并未说话,但微微点了点头。

    “那我先出去了。”叶亦舟说完,起身准备离开,刚走出几步,突然想起了什么,又转身回来道:

    “谢谢陆总您从仰光带回来的礼物。我把它挂在了阳台上,风起的时候很是好听。”

    陆景行抬起头,望着叶亦舟的眼睛,仿佛在探究着什么。好一会,才低声说道:

    “不客气,希望你喜欢。”

    下班回家的路上,叶亦舟看到路边人行道上一个熟悉的身影,于是减速凑上前一看,的确是霞姐——前夫的高中同学。

    霞姐个子不高,声音温柔,皮肤白净,年轻的时候生得十分清秀而出众,还是当时所在县里唯一一个考上了军医的女孩子。后来转业到了市里一家很有名的军医院做医生,并且嫁给了同一家医院的一个医学博士。叶亦舟曾见过照片,这个医学博士生得清清白白,来自一个医学世家。但不知为什么,看似美满而门当户对的婚姻,却在结婚后几年就宣告破裂。离婚时霞姐只有三十岁,之后一直单身独居,并且膝下没有子女。再之后霞姐出人意料地辞掉了医生这份体面而高收入的工作,跳到一家外企保险公司卖保险。叶亦舟的前夫就是在她那里买的保险;而生了儿子之后,叶亦舟也经常向儿科出身的霞姐讨教育儿的问题,或者小病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