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二十斤面,有大概十斤的面是称出去的,一斤面条五文钱,十斤就是五十文。在成本上,六斤面条大概要掺半斤麦子粉,十斤面条,约莫需要七八文钱的麦子粉,所以十斤面条,利润大概在四十文左右。

    另外做凉面卖出去的那十斤,一斤面能做四碗的凉面,一碗面里有油渣、花生米、白糖,加上煮高汤需要的牛骨鸡架,四碗凉面,利润约莫在十文钱左右。这一晌午估摸着卖了四十碗面,那利润,也就是一百文!

    她前期投入的东西一共也没有三百文的,这一个晌午,却都赚出来了!

    佟盛荷高兴坏了,但也没忘了正事儿。

    她从包里摸出一百个铜板,“月牙,这铜板,你拿着。”

    “给我干啥呀?”月牙跟甩烫手山芋似的不肯接铜板。

    “这是你应得的。每天最出力的活儿都是你干了,要没你,我这摊子开不起来,给你这些,我都觉得少呢。”佟盛荷将铜板往月牙手里塞,“再说,你娘整日看你来帮我干活儿,我要是一毛不拔,她还能把你借给我多久?你得拿着这钱,让她知道,你来我这儿,不是白干的!”

    “太、太多了……”月牙咬着唇还是不肯接。

    佟盛荷笑了笑,“不多,你先收下,大不了,你把这看做是你这一个月的工钱,等以后我赚得多了,还得给你涨工资呢!”

    她好说歹说,月牙才收了那一百个铜板。收了银子的月牙特别不好意思,什么活儿都抢着跟佟盛荷做。

    “月牙,家里的糖不多了,去哪儿能弄些糖来呢?”佟盛荷想着问道。

    “你需要多少?”

    佟盛荷思考了一下,“嗯……要二十斤吧。”

    “二十斤?”月牙咂舌,“这么多?村里怕是没有这些,要白糖得去最近的大沟村杂货铺上买。”

    河东村也就刚吃饱穿暖的状态,连见杂货铺都没有,但这一来一去的,路上花费时间太多,明儿需要的面怕是擀不出来,所以月牙自告奋勇去大沟村买糖。

    那胖男人的师傅说想要佟盛荷做两道小吃,做两道小吃不难,佟盛荷就算喝多了也能随口说出二十道现代精品小吃的名字。

    难得是,怎么在一到两天的时间里,挑选并做出两道小吃做出来。

    家里的食材并不多,要是想靠手头的东西做出几样令人惊艳的小吃,可得好好琢磨一番……

    佟盛荷前思后想,敲定了要做的这两样小吃,一样,是她上学时期比糖葫芦还要大众无比的——棉花糖。

    另一样,是能让人咬上一口满嘴飘香的小吃,花生芝麻糖。

    棉花糖主需白糖,花生芝麻糖主需花生、白糖,这两样,家里都有,用来做小吃,最适合不过。

    而且,佟盛荷保证,这两样吃食,都能在味蕾和卖相上,狠狠地惊艳绿柳饭庄的人,尤其,是那个胖男人和他师傅!

    月牙满头大汗的跑回佟盛荷家的时候,进院就闻到一股特殊的香味。

    “呀,盛荷,你在炒芝麻?好香呀,你炒这些芝麻,是要做小吃么?”月牙凑到灶台边,使劲儿地闻了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