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烈日当头。

    众位师兄已经离开了。

    偌大的练功场上,只有林易阳一个人挥汗如雨。

    《松鹤拳》共一十二式,内应两仪六合之相,外应神煞都天之数。

    面朝东方,林易阳扎下马步,时而如古松静立,不动如山,时而如飞鹤腾空,羚羊挂角。

    这般不断重复着《松鹤拳》的数路,林易阳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因为先前的亏空而稍有些松散的气血,伴随着四肢百骸的挥舞而一点点凝练。

    于此同时,血肉之中,也有一股全新的能量迸发出来,不断的温养着林易阳的筋骨血肉。

    这是先前数日大补,那些妖兽之肉与药膳沉寂在林易阳体内的能量,此刻伴随着《松鹤拳》熬炼筋骨,也一点点溶于林易阳的气血之中。

    正午时分,安老在为林易阳开拳的时候,只是一遍,林易阳便已经将这部拳法烂熟于心,未免自己的表现过于异常,林易阳又含糊重复了四五次,方才表现出掌握《松鹤拳》的状态。

    即便如此,安老也不断的捋着自己的山羊胡,大呼林易阳为武道奇才。

    甚至不需要林易阳再去多找补什么,安老便将林易阳的表现,归结为父母皆为武道修士。

    这是九洲之地的常态,往往父母具是武者的话,诞下的后辈子弟,也会气血澎湃,头脑清明,十分适合武道修行。

    甚至更有武道境界高深之辈,诞下的后辈,甚至能够天生神力,修炼武道更是一日千里。

    当然,这也本就该是林易阳应有的表现。

    哪怕往昔的修为一朝消散,但是林易阳的武道阅历与经验,依旧处于武仙境界!

    以这样浑厚的经验与阅历去修炼一部旋气境界的入门拳法,自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只是伴随着《松鹤拳》不断的修炼,林易阳也逐渐心生疑惑。

    以他的眼力,自然可以看出,这一部拳法,取松鹤之意境,引来身周元气淬体,走的乃是甲木属性的路子。

    松柏长青,刚毅不屈,是为木中之阳,甲木。

    但是按照先前师父所言,本门以五雷之法开辟武道,理应还有其余四种拳法,以全小五行之数,甚至最为圆满者,更需十种拳法动功,以全阴阳五行之数!

    只是今日刚刚入门,林易阳也不敢表现的太过于神异,便将这番疑惑压下,想着日后再去问询安老。

    ……

    如此,九遍《松鹤拳》走下来,林易阳汗流浃背的同时,一下午的时间也缓缓流逝。

    远处霞光铺满天际,红日摇摇欲坠。

    四下里已经是凉风渐起。

    林易阳不敢怠慢,裹了外袍,便匆匆离开了练武场。

    武仙修为一朝散去,林易阳如今已是肉身凡胎,重走武道之路,尤其是刚刚入门时,更需慎之又慎,若是风寒入体,极易留下暗伤。

    一路小跑着走到厨房,仓促用过晚饭之后,林易阳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半日的动功修炼,林易阳引来不少甲木元气淬体。

    此刻,这些甲木元气大都沉积在气血之中,伴随着林易阳的呼吸,一点点散逸出体外。

    这正是需要林易阳修炼吐纳法的时候,以《五雷吐纳法》,引动气血搬运元气,封锁于五脏之中,炼化为甲木雷气。

    当然,这个过程中,被林易阳真正炼化的甲木雷气会很少很少,更多的还是伴随着呼吸散逸到体外。

    没办法,这里终归只是九霄雷宫之下的一处杂院,建于土丘之上,甚至算不上什么风水宝地,更别说有灵穴供武者修炼了。

    昔年在离洲时,更曾听闻旁人说,那些上宗的真传弟子,甚至是道子,只是寻常修炼的时候,都会辅以种种天擦地宝,甚至会以珍贵的灵石与仙玉布下可以聚敛灵气的阵法。

    这般感慨着,林易阳压下了心头的种种遐想,盘膝坐在木床上,五心向天,眼观鼻,鼻观心,双手虚抱,最后合于丹田处。

    放空心念,林易阳一点点回忆起《五雷吐纳法》中的种种关隘。

    一时间,林易阳的呼吸也变得绵长起来。

    进入了入定的状态,林易阳的周身气血也随念而动,于体内不断奔涌,搬运着气血中的甲木元气,按照《五雷吐纳法》所记载的路线,于身体中运转内周天。

    这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凡俗的肉身还是过于孱弱,需要掌控气血搬运的速度,过慢则会气血郁结,过快则要伤到筋肉。

    但是只需要运转内周天完成,炼化而成的甲木雷气便会彻底属于自己掌控,成为自身力量的一部分。

    呼吸之间,一缕缕的元气也离开了气血的包裹,散逸出体外。

    “果然,这般效率实在是低劣……”

    这样感慨着,林易阳的心中也迸发出再度修行的激动与豪情。

    “前世的自己不过是一下宗道奴,那是何等恶劣凶险的生活,但依旧能够让自己成就武仙!如今杂院的生活安逸恬静,自己气血澎湃,依旧青春,这是慢慢累积的过程,这一生,自己定能重回五气境,甚至攀登更高的武道山峰!”

    时间一点点流逝着。

    日落月升。

    璀璨星海笼罩着大地。

    林易阳的吐纳也到了最后的关头。

    内周天运转圆满,气血中仅剩的那一缕元气也被炼化成天青色的甲木雷气。

    屏息凝神,林易阳的精深高度集中,引导着那一缕甲木雷气,自头顶百会穴而下,过泥丸宫,经绛宫,最后入五脏。

    最后,藏气于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