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人,养成习惯要多久?

    胤禛以武氏的身份活了五个月,让他不用在寅时就起床。不知不觉,他已经不会在天不亮就自然醒来。

    今夜难以入睡,因为身边多了一个人。

    尽管在宫内选秀时已经要习惯四个秀女住在一间房,但毕竟是四张不同的床铺,不似如今是躺在一张床。

    屋内黑灯瞎火。

    仅有廊下灯笼,透过窗户纸带来一丝微弱光亮。

    胤禛轻轻侧头,其实看不清一臂之隔的武拂衣。

    这人比他早睡了半个时辰,然后没再发出一点响动,像是有着沾枕头就熟睡的本事。

    死过一回,就能拥有这种特长吗?

    胤禛闭起眼睛,但睡意迟迟不来。

    只能开始思考刚刚读完的伪造手札,《天问补录》被武拂衣故意弄出缺页少字的模样。

    现有五十二篇故事,多是近乎灵异志怪的描写,比如哪里发现了某某异兽,哪里又有某某神奇植株,内容荒诞似山海经。

    然而,荒诞不经的文字是否潜藏了某些秘密?

    正如从『青牛神力』能引出牛痘,其他的短篇又能引出什么呢?或者,其他的都是胡编乱造?

    有一搭没一搭地想着,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

    似乎过了很久,又似乎还没睡够,毫无预兆地忽然感觉后脖子一阵冰凉。像是突然置身于数九寒冰中,将温暖熟睡的人直接冻醒。

    胤禛倏然睁眼,只见武拂衣已经穿戴整齐地站在床边。

    他半点没能察觉到对方何时起床,这人真像鬼一般没发出丝毫响动。

    武拂衣慢条斯理地将手中的玉佩重新系回腰带上,刚刚特意把玉佩伸出窗冻了冻,给胤禛用来做「寒玉闹钟」。

    “你醒了,是不是有点感动?久违的早起感,而且是在四贝勒府的早起感,这种状态让你觉得很亲切吧?”

    胤禛深呼吸,再深呼吸。真是活得久了,什么事都有。被人拿冰一样的玉佩冻醒,是二十二年头一遭!

    即便小时候在宫里学规矩,阿哥们要早起去上学,那些叫起的太监们至多就像公鸡叫一般一遍又一遍催促。

    现在被人故意冻醒,谁会脑子有病会为这种事感动?!

    “我真的谢谢你!”

    胤禛说完,发现无法表示出愤懑的气势,因为躺着说话不得不仰视武拂衣。

    “不客气,有福同享。”

    武拂衣就当是被由衷感谢了。

    “挺遗憾的,我没能做得更好。今日在寒风中的朝会,无法让你感同身受了。”

    武拂衣半点不怜惜胤禛。

    如果她可怜胤禛,谁可怜她每天在乾清门外风雨无阻上朝的辛苦。等过了年,必须尽快借着搞牛痘的名义逃了上朝的苦差事。

    胤禛心知肚明,这是要他有难同当。看在上朝着实辛苦的份上,不和武拂衣在把他故意冻醒的小事上计较。

    “你记得让苏培盛备些热羊奶,在车上稍微喝几口,暖暖胃也是好的。”

    “有劳关心,我不会亏待自己的。”

    武拂衣需要的不是羊奶,而是睡觉睡到自然醒。

    偏偏习惯是个可怕的玩意,这几个月上朝给上的,她的自然醒居然变成了天没亮的时间段。

    终于等到了今天,能把被迫早起的郁闷还给胤禛。

    武拂衣觉得格外神清气爽,出门的脚步也轻快了些。

    看来她也不能免俗,会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另一个人的痛苦上,把胤禛冻醒的感觉真不错。

    胤禛目送武拂衣离开,后脖子上的那股凉意似乎久久不散。

    被这样一折腾,没法再睡回笼觉。默默确定一件事,人品贵重与行事乖张毫不冲突,真就能同时出现在武拂衣的身上。

    既然醒了,起床想一想研究牛痘该派出哪些人手,这件事需要慎重。

    等天亮后,今天还有一关要过,要给福晋去请安。

    胤禛努力做足了心理准备,不就是对着乌拉那拉氏卑躬屈膝,他可以演得好。

    早膳过后,胤禛来到了乌拉那拉氏的院子。

    他有意提前了一些出发,但发现自己来得不算早。

    宋格格带着女儿茉雅奇来了,海格格也已经到了,就剩李氏与弘昐还没出现。

    “给福晋请安。”

    胤禛走进屋内,这一屋子的人他都认识,这些人却不可能再认出他。

    落在这具身体上的目光非常陌生,有探究有打量,唯独没了往日的恭顺。

    胤禛来到乌拉那拉氏的跟前,真到了屈膝弯腰的这一刻,终是发现思想准备做得再多也没用。

    哪怕面上不露破绽,内心终究做不到平静无波。

    在宫里备选时,给各宫娘娘请安就当孝敬长辈了;给阿哥格格请安,就当是彩衣娱亲。此刻面对乌拉那拉氏,再也找不到自我安慰的借口,可再多憋屈只能往肚里咽下去。

    “免礼。”

    乌拉那拉氏没为难人,很快就叫了起。

    她似是关照地说,“武氏,你昨夜伺候四爷也累了。先坐吧,等李侧福晋到了,人齐了之后,你再进茶。”

    乌拉那拉氏说着,指向了右侧第一个空位。

    胤禛看向那个空位,并没有立刻坐过去。

    如今,以左为尊。

    以往在四贝勒府中,福晋居中央位置。

    左边坐着李氏,不仅因为侧福晋的身份,也因育有一子。而右侧第一位是宋格格,其后是海格格。

    今天座位的安排却发生了变动。

    左侧首位还是李氏的,座椅空着,人还没到。

    宋格格带着女儿茉雅奇从右侧挪到了左边,是排在了李侧福晋的位置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