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既已定了调子,那便事不宜迟。

    吴清泉一路口吹铜哨,集合各班作头,也不忙解释,只着各班抽调出有锻造和辅助经验的工匠,临时编入锻作诸班。而后与作头们交代一声,说有紧急事项需要优先处置,让各作头暂听李沐陈说调遣,便领着刘祥,带上装备清单,出营上报整改方案去了。

    李沐这边则召集了整改所需的人员,也不详说此次点验的结果堪忧,以免扰乱军心,只说上司有令要求整改,更顾不得越级指挥的忌讳,直接跳过各班作头安排诸工匠整理工具、模具和各项备料。

    出于对李沐几个月来补习成果的信赖,工匠们并没觉得有何问题,当即便行动了起来。

    安排完这头,李沐便带着各班作头和老钱老金等人呼啦啦出营,奔河边而去。

    一路上,李沐先是给各班作头道了个歉,言说方才越级实在是事态紧急,情非得已,而后便细说了真实情况。老军匠们其实心里早已有数,些许芥蒂在“保命”这个大前提下烟消云散,直说理解。反而是老钱老金初来乍到,听到实情难免担忧,但听李沐说了接下来的安排,也觉得事态尚未到不可收拾的程度,只说先看了场地再说。

    一行人沿河而行,果然找到几处适合营造布置水机和锻造工房的无主荒地,经由李沐老钱这样的熟手起头,一番论证下来便定了营造的章程。

    回营之后,吴清泉竟然真的拿到了督府的改制手令。不仅如此,据吴清泉说,督府已经差人前往兵部,要求另补精制鸟铳一千支,若是获批,成算更大。当然,工匠营的任务也许会更重。

    有了军令在手,李沐和吴清泉行事更无顾忌,依着各自擅长分了工,高速行动起来。

    吴清泉在杨循那边求来了数百杂役,大半交给李沐之后便带人按李沐所做标记筛出废铳,开始拆解。李沐则带着人前往河坝,开渠挖池,平整土地,搭建工棚,标定地块,赶制锻炉。又着老钱等人制作水轮连机,不求经久,只做应急,能顶月余便可。纵是天色已晚,众人也不休息,草草补了几口干粮,点起火把,挑灯夜战,直至亥时将尽,方才回营睡下。

    翌日一早,方听得远处民家鸡鸣,各项工作又接着展开。到了午后,第一台水轮布置到位。当机轮带着三百斤特制球面锻锤高高举起,重重落下,将卷管铁砧上赤炽的板材砸出一个明显的凹陷时,围观的工匠和杂役们纷纷欢呼起来。

    随着锻锤以约每两秒三次的频率稳定落下,作头刘祥夹住的板材肉眼可见的卷了起来,到了需要加热的时候,刘祥与那协助的杂役吩咐一声,杂役拉动机关手柄,将带动锻锤的巨大木柄与水机分离开来,令锻锤停在半空。加热完毕,刘祥让杂役扳回机关,锻锤又再次反复动作起来。

    看到单锤流程顺利完成,李沐下令其余两锤次第启动。到三锤同时运作,工棚里叮叮当当之声便不绝于耳,三位工匠带着六名杂役,已是完全进入了状态。这个效率,比起之前纯粹的手工锻造,高了不知多少。

    问了老钱,水轮运行稳定,至少可用三个月,李沐吐了口气,便去安排其他工序了。

    听说设想中的流水作业已经成型,生产效率确实成倍提高,吴清泉精神大振,拉着李沐商量起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李沐如今大致已经了解了吴清泉的利益趋向,也不再像以前那么谨慎做作,便连续提了几条建议,但结果却让李沐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