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十一章交货(上)

    “那,好吧,那就麻烦刘老伯了。我们今天先到卫所里,买些日常用品来再说。”

    “你们去忙吧,我现在就出去帮你问问盐的事,看看能有多少斤。”

    “那我跟您一起去吧,回来再去买东西,我还想问问看有没有人原意给我们干活,我们这些人,实在忙不过来。在村里转一圈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也好,冬天了,大家也都不想整天出去打鱼,只不过是生活所逼而以,不下海第二天的饭也就没有了着落。要是能挣到钱,我想一定会有人愿意干的。”

    “当然能挣到钱了,我给每个人一天开五十文钱的工钱,您觉得怎么样?按这价钱的话你们这村子里有多少人愿意干?”孔明早在心里算计好了,一个人一天能煮三斤粗盐的话,要蒸掉大约一百斤的水(黄海海水含盐量约千分之三点二),那么就能熬出出大约三十六斤的精盐(盐的溶解度约是百分之三十六),四天就可以熬出一担精盐来。每担精盐能卖二十一两银子,而买一担粗盐要花大约五分银子,每天要大约一百斤的木柴,也要二十文钱左右,加上四天的工钱两百文,总共是一两银子左右的本钱,却能净赚二十两。十天的时间,每个人能熬两担的精盐,要把五十担都生产出来,还要做好生产方法的保密工作,起码得招三十个人,自己再加上二虎他们几个,得分工序指挥才行。

    上次熬二十担精盐为什么却用了一百两银子成本呢?孔明也作了分析。第一,上次买的粗盐较比这里贵,每斤二十文,每担要三两多银子,而这里一担盐最多只要五分银子。第二,熬盐的人比较多,但是锅太少,生产效率低,第三就是买煤了,煤虽然热量大,但价格也贵,买煤花了不少钱。

    “五十文?”刘志泽老汉有些不敢相信,听孔明报出了价钱,瞪大了眼睛问道。

    “是啊,是多了还是少了啊?”

    “当然是多了啊,一天五十文,一个月就是近三两银子呢。咱们县老爷一个月的俸禄才三两多银子,只要给你们干活就能给发这么多钱?”刘志泽可是知道这五十文的意义是什么,这在大明可是天价的工钱了。

    “那您能帮我们找多少人帮忙啊?我们这第一批盐要多招几个人,但是只能干十天的时间,要想再有活干,还得等我们下回再开工才成。”

    “要真是每天五十文钱的话,你招多少人都能招的到,干十天就能挣差不多八分银子呢,够一家人吃上半个月的饱饭了。你也别跟我去了,我自己去就行,只要跟他们说每天有五十文钱赚,谁还愿意下海啊,都得争着过来帮你干活。哦,对了,你们总共得买多少盐啊,要招多少人?”

    “盐要五十担,只能多不能少,人大概得三十个人左右吧,人少了可能忙不过来。”

    “那这样最好了,一家能摊上一个做工的机会呢,就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