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知秋自从上次被那位提着灯笼的刺客惊吓后,晚上再也没有出去过,不过白天倒还是按时去了小书铺,以至于大小姐想逮着机会说上小知秋两句都没有办法。

    反正知秋消失的那五六天,颜雨安对他还是没有放下敌意,无论是喝酒抑或是干其他事儿了,在大小姐眼中,不来小书铺,那知秋就是得被挨骂。

    老掌柜已经离开了挺长一段时间了,可身为老掌柜的女儿,颜雨安倒是一点都不在乎,也没有表露出一丁点着急的表情,奇怪的是知秋天天嚷着老掌柜什么时候能回来。

    不过颜雨安每次被问上这个问题,都不会正面回答,只会淡淡地说快了快了。

    于是知秋再也没有问过,其实他问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让老掌柜教他些功夫。

    简而言之,就是那种不用吃苦头的功夫。

    以前在京城,有位身披一身盔甲的年轻人说要教他,年幼的知秋倒也是答应了。

    不过练的第一天,知秋就把打了个骨折,于是他再也没有练过功夫。

    顶多是打打乱拳,也不知道是谁教他的。

    颜雨安今天就待在小书铺里面,也没有在院子里躺在椅子上晒太阳,她拿着个算盘在算些账目,表情时不时皱眉。知秋恰好瞧见了,便走过去打趣道:“哟,大小姐,瞧您拨弄算盘的手法,这是第一次算账呢?”

    颜雨安回了个白眼,没有理睬知秋,只是停下了拨弄算盘。她突然记起了什么,问道:“你那个仇家呢?”

    知秋略微愣了愣:“什么仇家?”

    “就是那个提着灯笼的那个刺客啊!”颜雨安一边说着一边还比划着提灯笼的动作。

    只是知秋看见后,背后起了一阵冷风,反正他是再也不愿回想起那个人的相貌了。他随口道:“那个人不是当场消失了吗?”他也比划着文先生那晚的动作,“文先生当时就把手往那个尸体上轻轻一挥,尸体就没了踪影。”

    颜雨安听后,点了点头,不冷不热道:“哦,我倒是还希望他在。”她转过身,“这样的话,我身旁可就不会有这么刺耳的声音了。”

    知秋听后,头也不回地出了小书铺。

    什么人呐,怎么老盼着我不好?知秋心想道。不过他也没有过多计较,而是迈着轻快的步子往外走去。

    他有些日子没吃烧饼了,尤其是城西乔家的烧饼。

    知秋沿着几条街慢慢地走过去,等到后,发现今天烧饼店生意不太好,店里面竟是一个人都没有。他像往常一样进门后便高喊:“老板,三个大烧饼!”

    “带肉馅的吧?”从屋内慢慢地走出个老人,步子沉稳有力,身体也还算健硕,只是头发有些许苍白,声音中气十足,他穿着个蓝黑色马褂,略微显出了有些肚皮。

    知秋哈哈大笑了两声,点了点头。

    老人是记得知秋的,至于为何记得他。原因倒是挺简单,就只有这么个少年每次来自家店里,喜欢买上三个大烧饼。

    寻常哪有人这样买的,要知道这个烧饼倒是挺实在,一般人吃上一个都会打个饱嗝。

    知秋见店里没啥人,有些惊讶,他问道:“老板,今天店里怎么没人呐?”他打量了一下周围,“以前这个时候,店里应该还有蛮多人在吃烧饼的。”

    老人听到后,微微叹了口气,他轻声道:“你不知道吗,最近城内出了个拿大刀的男子,喜欢在黄昏或者傍晚的时候杀人,好像是上个月已经死了十二个了。”

    知秋听了后,望了望外边的景色,这天空已经在慢慢地变色了...

    他突然觉得有些害怕,本来他还没有从上次的刺杀中缓过神来,怎么今天又听到城内还有这样的男子。

    知秋也不再坐在凳子上,而是站起身来,连忙催促老人:“老板,那啥,你做烧饼快些,我可不想被那位拿大刀的男子给削了脑袋去。”

    老人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他望着知秋打趣道:“对了,好像你叫知夏吧,之前我问过你的。”

    知秋一脸无奈道:“老板...我叫知秋..不是知夏,就是一叶知秋的知秋。”

    老人像是缓过神来,拍了拍自己脑袋,笑道:“哎呦,瞧我这记性,这人老了啊,还真是记不住事儿。一叶知秋...嗯...名字挺好的。”他说后顿了两秒,继续道,“我刚想说什么来着,对,那位拿大刀的男子倒不会削去脑袋。”

    知秋连忙问道:“那..会干嘛?”

    老人在空中比划了一把大刀,说道:“据说那把刀大得吓人,甚至有人说那把刀与人同高,你相信吗,知秋,与人同高呐!”

    知秋撇了撇嘴说道不信。

    “哈哈哈,其实我也不信的。”老人笑道,“不过呢,还真有有人亲眼看见的,而且据说死的那些尸体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只有脖子上有刀痕,而且,这刀痕可是小得很,甚至还比不得寻常一把小刀。”

    知秋有些怀疑,问道:“那会不会是就是用小刀杀的?如果真的是有那么把与人同高的刀,那怎么会留下的伤痕这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