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对于见惯了大城市的人,小小的巴米安实在不太能瞧上眼。

    飞机停靠在市区的一座小型机场,众人下了银狐。彼得枢机热情的招呼本初和林悦余:“抱歉抱歉,市区没有地方能给银狐降落,我们得换乘车辆。教会离这里不远,半个小时车程而已。”

    飞机旁边有两辆中巴在等候,几名护教骑士都上了后面一辆,姆斯瓦蒂抱着妮娜的尸体,眼神几乎没离开过妮娜,神情让人心碎。

    其他人上的第一辆车,包括银狐的副驾驶,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竟然已有六年战斗机驾龄,就是他把两颗导弹狠狠轰在雷米尔身上。他很识趣,自己跑到副驾去坐,不跟车厢里的一群“大人物”掺和。铁嬴则跟在本初身后,他去哪儿,铁嬴就跟着去哪儿。

    “这儿跟我的家乡很像,拥挤但很温暖的感觉。”行车过程中,林悦余看着窗外,忽然说道。

    其他人都是人精,一看她的表情,就知道一准没勾起什么美好的回忆,谁也不去接话。

    希安琪说:“我20岁来到巴米尔,到这儿的第一天,我就把这个城市当成了第二个家。”

    其他几人都知道希安琪来自荒野,阿尼有广袤的山区,正是森岭人的传统聚居地之一。

    林悦余轻轻摇头,说:“其实这也不过是我的错觉,巴米安的人口有500万,我家乡的那个小城却连50万都没有。那是座典型的计划经济产物,是为了配合生产任务而建,在短短3年之内从一座村庄建成一座城市。那个城市的居住者只有研究者、工程师和工人,而唯一的工作只是建造舰载自循环生态系统。我的父母来自不同的地方,都在他们最好的年纪来到这座小城,他们在这儿蜕变,成熟,工作,相遇和相爱。可惜——他们没有碰上好的时代。”

    林悦余的性格是变了,以她之前的作风,绝不会在人前吐露心迹。一次重生,让她属于女人的那种柔软和敏感暴露出来。

    机场并非位于市郊,内陆城市的城市格局偏向保守,一般会将机场等有重要功能的建筑分散在不同的大区,并且靠近中心区。人们对于荒野的恐惧来自于遥远的“大衰退时期”,那时地面上别说城市,连像样的村子都属凤毛麟角。之后的“大重建时期”,人们在废墟上重建城市,要抵御来自荒野的种种威胁,这种恐惧仍在加剧。内陆往往比沿海城市承受更大的压力,所以直到现在,城市规划中仍旧存在旧时代的影子。

    本初看到的却是另外一面,“都说阿尼地区有尚武之风,危难之时可全民皆兵,今天看来,果然民风凛然。”一路上,他在许多建筑旁都看到有固定火力位,有些建筑还有金属外皮,如同一座座小堡垒。而那些建筑显然不是什么公共设施,只是普通市民居住的民宅而已。

    彼得说道:“这还算好的,巴米安四面多山,有所依凭。库拔位于河谷,无险可依,武装规模比这里还要夸张。”

    库拔是阿尼地区的第一大城市,地貌环境远比巴米安更好,背山靠河,是一座壮丽的山地城市。只是据说那里有雪怪和异种狼群肆虐,每年都有大量居民死于非命。

    不久后,车辆抵达目的地。

    教廷的外观和本初想象中的不太一样,朴素的有点儿不像话。那种渗透力强、影响面巨大的宗教已绝迹多年,如今的宗教多以秘传性质为主,不显露于人前。

    这个教会,彼得说信徒多以“真教”称之,久而久之也就真的叫“真教”了。既然也有劝化之道,显然走的该是显教一途。显教基本是一个套路,都要拿出一副恢宏门面,引起众人的敬畏之心,如此才能方便引渡入门,继而转化成虔诚之心。

    可既然叫做教廷,能没有哥特式的尖顶和巴洛克的浮雕吗?或者总得有些浮夸的大圆顶和粗大的廊柱吧?再不济,一座森严山门,配几处飞檐斗拱,或者来个三进三殿、一殿一院,已经算最低配置了吧?

    “不是我说啊,你们这个教廷……真够土气的,还不如个镇政府气派。”本初一脸嫌弃,这栋四四方方、平平无奇的六层板楼,怎么看都像是“大重建时期”留下来的古董建筑。

    “那当然嘛,镇政府那也是政府机构,我们一个民间组织,不敢僭越,不敢僭越。”彼得毫不知羞,一边拉着一个,笑道:“来来来,两位贵客,欢迎欢迎!敝教会虽然简陋,但招待客人的诚意丝毫不差,绝不会让两位感到一点儿怠慢。”

    建筑内部终于有点不同,每层楼高是普通层高的1.5倍,空间感十足,颇显大气。希安琪和尤利西斯等人分别告辞,前者是地方教区的主教,此番狼狈逃回教廷,需要到一楼的劝化部交代始末,铁嬴也跟她离开,由她做安置;后者身为圣心骑士团的成员,也需要到地下向骑士团团长述职,另外伤员和死者也需要处理。两边都约定时间,等处理完事务,要请两人去品尝当地美食。

    两位枢机大人则领着本初和林悦余,穿过一片用于公共告解的室内广场,准备坐电梯上到顶层去见牧首大人。

    “咦?你是,你是——花老师!”本初忽然站住,激动的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年轻女人大喊。

    那女人甩给他一个看傻子一样的眼神,转身就要走开。

    彼得也说到:“咦?这不是秋溟吗?回来了?本先生怎么叫你花老师呢?你还当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