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是昨儿春花冬花送来的灯笼吧。”孙氏看到堂屋的角落里放着一背篓灯笼,随意走过去拿出来一个,“你说这事儿也奇怪,灯笼瞅着一点都不起眼,咋能做出好吃又好看的冰粉呢,大山媳妇,你教教三婶呗。”

    吴慧娘的警惕心立马提到了嗓子眼,她面上依旧不动声色,一副柔柔弱弱的样子:“三婶,这事儿我也不清楚,婆婆没让我插手。”

    孙氏继续道:“是把这灯笼放在锅子里煮熟呢,还是晒干了碾成粉,这你总该晓得吧?”

    吴慧娘继续摇头,一个字都不肯说。

    孙氏只好使出杀手锏:“你要是能把冰粉的方子告诉我,我卖多少钱都分你一半,这钱分到你手上后,就是你自个的私房钱,跟你婆婆没任何关系。”

    吴慧娘还是不说话。

    “你咋这么蠢!”孙氏沉不住气,骂道,“就你这闷葫芦的性子,一棍子打不出个屁,所以才一直被你婆婆拿捏,全村人都知道你婆婆天天虐待你,你倒好,怀了身子还天天洗衣服烧火干活跟个丫环似的……你婆婆现在会赚钱,以后就是天上的王母娘娘,你就等着被磋磨吧……”

    吴慧娘低头左右看,走过去就拿起扫把,对着孙氏的脚就扫起来:“三婶让一让,我要扫地了,再让让……”

    她拿着扫把,直接将孙氏给扫出去了。

    然后用力关上院门。

    孙氏气的七窍生烟。

    “有财媳妇,你在这干啥?”隔壁王婶子从田里回来,“村口有两个桂花村的后生过来,好像是你娘家的人,巡逻队看到两人身强力壮的,没敢放进来,你赶紧去看看吧。”

    大河村的巡逻队渐渐有了章程,单个外村人来,盘问清楚后可放行,两人及两人以上,要找什么人,需要在村外等着,会有人去通知。

    孙氏走到村口,看到是自己娘家两个大侄子。

    “姑,阿奶让我们来借粮食。”孙家大侄子直入主题,“桂花村地里的粮食全都干死了,阿奶说今年我们全家都得靠姑。”

    孙氏头皮发麻,孙家上下快二十口人,全靠她,她靠谁?

    她没好气的道:“大河村的粮食没干死,但也还在地里长着,我去哪里给你们借粮食,等地里的稻子收上来再说吧!”

    到时候借个十斤出去,也算是对娘家有情有义了。

    日头渐渐升起来。

    程弯弯和四个儿子终于抵达了河口镇。

    她再一次交代赵达:“他达叔,午时末,城门口汇合,你可千万不要自个一个人先走了。”

    没有牛车,她又得徒步走回家,这是一件要命的事,天天这么走来走去的话,她宁愿不做生意了。

    赵达自然是应下来,这母子五人一来一回,他能赚十文钱。

    昨天晚上程弯弯和吴慧娘用两斤石花籽一共做了三桶冰粉,算下来能出三百五十碗有余。

    光是南府书院吃不下这么大的体量,她决定先带儿子们去码头上试一试。

    河口镇的码头不算大,但也人来人往,一艘船停下后,就有许多壮汉上去搬货,有的扛着货走了,有的搬完了又回到码头等活儿,人群是流动的。

    程弯弯在码头上随便找了几块废弃的板子,搭了一个临时的矮桌子,然后就开始吆喝。

    河边没有建筑物,也没有树,太阳火辣辣的照下来,那些壮汉恨不得光膀子干活,冷不丁听到有人卖啥子冰粉,还免费试吃,立马有人围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