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粮食换好之后,堆在了牛车上,赵达负责守着牛车。

    程弯弯和赵老太太前往绣坊。

    平安镇最繁荣的产业怕就是布庄了,大大小小的绣坊布庄有上十家,镇上许多小门户的妇人都在绣坊当绣娘。

    随便进了一家不算高档的绣坊,这家铺子里的客人还挺多,大多是村子里的庄稼人秋收后卖粮食得了钱,然后买布匹回去做秋衫冬衣。

    赵老太太和程弯弯走进去,直接去找站在柜台后的掌柜。

    这掌柜也是个会看人的,面前一个老太太一个妇人,这两人瞧着精明能干,一看就是当家人,这会子来布庄,那肯定是给全家人置布。

    年成不好,人人都吃不饱的时候,布庄的生意极其惨淡,也就靠换季的时候挣点儿银子。

    掌柜的迎上去:“这位老太太、这位嫂子,需要什么尽管开口。”

    赵老太太将袖子里的围兜取出来:“你帮忙看看这个围兜上的绣花咋样,拿得出手不?”

    这绣坊里除了卖布匹成衣,还会卖一些绣品,比如手帕荷包之类的,不过这些绣品很难卖出去。

    除非是个丰收年,人人能吃饱肚子有衣服穿,才会想到买这些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掌柜的摇摇头:“若是前年,这个围兜两文钱我能收下,但今年不行,村里人不会特意来买围兜,镇上的人有余钱都去买粮食了,这东西很难卖出去……”

    赵老太太脸上露出笑意:“掌柜的意思是,这绣品手艺还不错,正常年成是能卖出价钱的对吧?”

    掌柜点头,这女红其实还行,主要是布料太差了,还是碎布缝合成的,若是换成绸缎细布料子,价格会更高。

    赵老太太心满意足了,不可能一直是灾年,等日子过顺了,就让夏花专门做这个营生。

    她老人家办完了事,准备离开,却被程弯弯一把给抓住了。

    “既然来了,那就买几匹布吧,马上到秋天,孩子们长高了,去年的秋衫穿不了,全部都得重新做。”程弯弯拉着赵老太太去挑布匹,“娘,你喜欢啥颜色,爹呢,黑色行不行?”

    赵老太太皱眉:“不是给大山那几个小子买吗?”

    程弯弯压低声音道:“之前县令大人不是奖赏了我一百两银子吗,我老早就想给爹娘买点啥东西了,但是秋收太忙,抽不出时间,正好一起来镇上,就一道买了吧。我觉得这个灰色的很适合娘,黑色的就给爹吧,一人十六尺布,各做一身里衣一身外衫……”

    这都是最低等的粗布,一尺两文钱,一共三十六文,赵老太太知道大儿媳手上有钱,这几个铜板不算啥子,她没想到的是,大儿媳竟然会主动提出给他们老两口买布匹……自从老大死后,她就从来没想过老大媳妇能孝敬他们老两口,只要能善待四个孙子,给四个孙子娶媳妇,她老人家就谢天谢地了。

    “娘,这匹布给沈少爷行不,月白色的多好看,衬气色。”程弯弯拿着一匹布在老太太眼前晃悠,“就是这匹布有点贵,十八文钱一尺,做一身得一百多文钱,太贵了,算了,换成这个十二文钱一尺的吧,也挺好看。”

    赵老太太立即道:“这匹布的钱我出一半,县令大人是个好官,日子过的也挺不容易的,鸡蛋都吃不上,都是可怜人……”

    程弯弯有些失笑,没有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