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难道是说……”高林突然眼睛一亮。

    马维督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没错,我认为这艘船有可能就是郑和船队第六次远洋时留下的。”

    高林还是觉得这事有点玄乎,“郑和船队的足迹可曾到过这块?应该有记载吧?”

    马维督笑了笑答道:他的船队基本上就那条路线,从苏州的刘家港出发,经历爪哇、答腊岛、锡兰、印第西海岸的柯钦最后到古里。

    “而且,小高啊,咱们现在所处的这片海域正好是刘家港到爪哇的必经之路!”马维督挥了下拳头,一脸自信。

    片白早就在一旁听的心痒难耐了,此刻他双眼放光,“马老啊,要是这真是三宝太监的远洋船的话……..那咱们就发了啊!”

    “不管花多少钱!就算是掏空老底咱们也得把这条船拿下来!”片白脸色有些潮红,他已经想到了这其中的厉害关系。

    郑和七次下西洋,第八次是他在旅途中去世的,所以不算完成。

    郑和的宝船,每次不光带回了大量的苏麻离青,还带回了大量异国的奇珍异宝。

    苏麻离青料是永宣瓷器的官窑用料,自郑和去世,也就是宣德九年之后,这种色料就算是没了供应。

    宣德皇帝在位时,凭借着宫里那点存货还能烧一些官窑瓷,而且古玩行自古就有一句话:“永宣不分。”

    由于永乐和宣德的早期青花都没有落款,而且两者年代相近又都用的是同一种纹饰和青花色料,所以常常会被归为一谈。

    高林曾经认识过一个专收永宣瓷器的高玩,高林曾听他说过这么一句话。

    “同样制式花纹的一个青花缠枝莲纹折口碗,拿在手上重一点的是永乐,手头轻一点的就是宣德。”

    明明是自己这朝烧的瓷器却被认为是前朝之物,宣德皇帝自然是心有芥蒂。

    所以,自宣德十二年,所有宫廷官窑器都必须落年号款“大明宣德年制。”

    最早定这规矩的时候,宣德皇帝并没有严格的要求,所以,一些宣德上的落款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在口沿,有的是在后背,有的是在底足,这就是“宣德款识遍全身。”

    宣德挂了之后,明朝进去了空白期,即“正统、景泰、天顺,”这三年社会动荡,外忧内患,所以这段时间所有的瓷器都没有款,苏麻离青自此枯竭,再往后的嘉靖,万历则用上了国产的青花色料。

    这也就是为什么永宣青花能媲美元青花的原因之一。

    片白是玩瓷的大家了,他当然很清楚永宣青花代表了什么,这就也难怪他如此激动了。

    “马老,若真是如您所推测的这条船是三宝船的话……那……咱们的预算?”高林小心翼翼的询问道。

    马维督脸色一板,眼睛中露出一丝自信之色,“若真是如我所言…….”他看了一眼高林,“没有预算,上不封顶!”

    “对!上不封顶!我片白倾家荡产的也要把这艘船搞到!”

    高林闻言心中一动,这次确实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可是他心里却没来由的有点不安。

    “可能眼下只是猜测?”

    顿了顿,高林还是率先冷静了下来:“马老,我觉得我们应该等静姐的照片,到那时候我们在做决定也不迟。”

    这时候,一盘子烤串被老板端了过来,还呼呼的冒着白烟。

    片白也不嫌烫嘴,他直接用手拿起撸了一串,嘴里嚼着肉串,片白含糊的说道;“没错,小高你说的也对,我们就等天亮了看看那姑娘拍的东西,到时候在做决定也不迟!”

    “来,来,喝一个,这外国的啤酒没啥劲啊!”片白招呼着众人端起了酒杯。

    “干了!”

    这段饭一直众人一直吃到了天微亮,高林看了下时间道;“诸位,我们还是回酒店等吧,毕竟这里人多眼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