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理解理解,当然理解。」

    老园长就率先表示,「嗯,小宁经理这话有道理啊。我们毕竟是社会主义国家嘛,坛宫又是我们几家单位合办的,分配原则就是按劳分配。总不能反而让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小日本鬼子给比下去了。小宁经理这么做情有可缘。他的出发点我很赞成,难处我也充分理解。尤其面对国外复杂多变的情况,事急从权也说得过去。即便是工作中有什么地方稍微存在瑕疵,也无伤大雅嘛。我再重申一遍,小宁经理是我们坛宫饭庄的功臣,有功无过,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不管怎么说,能在海外把坛宫分店办得这么红火,获得如此巨大的收益,无论是小宁经理还是我们的国内职工,都不容易啊。绝对值得肯定和表彰。只是……发高额奖金这种做法是不是无可挑剔,能不能继续执行下去还有奖金的多少才算合理,有待深入讨论。最后到底应该是个什么章程,恐怕还是得等我们回国之后再商量商量,才能有个具体的意见。这一点小宁经理也要理解我们的难处。」

    服务局的金副局长也随之表示,「是啊是啊坛宫分店能够在日本东京经营得这么成功,全是仰仗小宁经理。本来,咱们几家单位办这么个餐厅,只是为了日子能宽松点,多给大家发发奖金,没想到一锄头下去,倒是刨出来个金娃娃。现在别说余粮满仓了,就是在东京也站住脚了,靠的是谁啊?还不是咱们的小宁经理。坦白说,小宁经理看到的问题,想要解决的问题,无可厚非,这是他高人一等的商业素质使然。能够心念国内职工的利益,也足以证明他的思想觉悟是非常高的,值得我们几家投资方的信任和倚重。其实我个人也觉得中日员工收入太悬殊,会影响士气。但这个问题,确实没有那么简单,牵扯到政策方向,影响面太广。这种做法实属有点超前了,那么是否可以持续,作为长期的解决办法,可能还不能一下子定下来。这里面的轻重,咱们在座的人都应该是清楚的吧?」

    考察团为首的两个人一下子就定好了基调。

    说白了,老园长和金局长,算是主动表态,当面把宁卫民在这件事上的责任给择干净了。

    但也有一个问题解决不了。

    这件事兹事体大,牵一发动全身,他们俩谁也没胆量敢打包票,给宁卫民这种私下分配高额奖金的做法发通行证。

    毕竟宁卫民给底下人发的钱太多了,都到了能让人陡然而富的地步。

    对这些出国打工带回巨款的国内职工,有太多的人眼红,说是群情激奋,群起攻之也不为过。

    而且这种压力是自上而下的,可以说任何一个没拿到好处的人,都不愿见到这种事再发生。

    没错!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大部分地区,然后达到共同富裕!…。。

    这话是伟人定下的国策,谁也不好反对。

    可无论多么有道理,也不能解决人心的狭隘和自私。

    特别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下,早就习惯了大家都一样的华夏国民。

    对于缺少变化和机遇的生活不满归不满,可也没有几个人愿意别人抢在自己前面暴富,成为那个最早获得财富自由的人。

    所以尽管打心里愿意支持宁卫民,也明白他做的事是对的,甚至颇为同情他迫于无奈,不得不为之的处境。

    可无论园长和金副局长也不敢毫无保留地当众肯定宁卫民的所有举措。

    因为他们更懂得反对力量的强大,人言可畏,以寡敌众的危险,没有人想成为王安石那样的悲剧人物。

    他们总不能旗帜鲜明的站在大多数人的对立面吧?

    总得给自己留下点回旋余地,才方便去处理这件事。

    甚至连回去安抚那些有意见的人,具体能

    达成什么效果,他们现在都无法保证。

    这也是他们的难处。

    不用说,对于园长和局长的话,其他人自然无不随声附和,频频点头。

    按理说,宁卫民到这个时候就该见好就收了。

    毕竟他身上的隐患已经解决了,肯定不会再让他为此担什么责任了。

    这个时候,没必要耍个性,玩儿什么卓尔不群!

    更没必要把别人友善的安排当面摔个粉碎!

    可事实上他却选择了得寸进尺。

    不是因为他蠢到丝毫不知这件事的厉害关系,不懂得两位领导的诸多顾虑,不顾别人的轻蔑。

    而是因为他为了解决问题,所准备的手段并不止卖惨这么单一,他还有具有建设性的解决办法。

    「对对,领导们是该回去好好研究研究,讨论讨论。毕竟这是个关切到咱们坛宫饭庄在海外能否顺利发展的重大问题。如果不充分考量到各方各面的因素,很难得到真正的妥善解决。」

    宁卫民首先肯定了两位领导的说辞,随后才说,「不过,我个人还有点额外的意见给领导们参考。虽然不敢说一劳永逸解决问题,但起码可以暂时维持住局面不崩坏,保证坛宫的发展需要,还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指教,看看有没有可行性。」

    园长和金副局长对视一眼,多少有点愕然。

    「你说。」

    「刚才两位领导说影响面太广,我也明白这件事的复杂性。不患多寡而患不均,这个问题就是这件事的实质难题。但说来简单,一句话就能概括,可由于这种情况是多维度的存在,解决起来就很棘手。比如说,收入的巨大差距,不仅在中日员工之间发生着,我们国内的职工和来国外的这些职工比较,也是一样存在的。还有从坛宫的角度和咱们几家投资单位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同样难解。我能理解大部分人的想法,明明大家都绑在一条船上,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在努力,可分好处的时候,总不能只顾着这些出国的职工,就不顾其他人了吧?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怎么才能让大家都满意呢?怎么才能争取一个相对公平的分配方式,维护好我们这个共同利益体的团结……」…。。

    宁卫民的话毫不避讳地直指核心问题,证明了他确实考虑充分,胸有成竹。

    这下可不止园长和金副局长感到纳闷了,连考察团的其他人也有了兴趣,不再敷衍于事,变得专注起来。

    要知道,切蛋糕和分蛋糕的活儿,向来就是一个让人头疼的事儿。

    连单位分橘子,还有嫌自己的小别人的大呢,就别提这种真金白银的好处分配了。

    任谁也想不到宁卫民会有什么办法,能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