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一辆华贵的马车缓缓行驶到了羲和的城门前,后面跟着十几骑兵马,只是看那些士兵的装饰,不似大瑀帝国的将士。来往的游客忍不住好奇,纷纷驻足观看。

    那马车整体刷上红漆,车厢不知用了何种木材,隔着老远就能闻见它散发出的淡雅清香。车顶金光闪闪,亮的直晃眼睛,车横上还挂着两个金銮,风一吹就叮叮的响着,十分悦耳。

    马车停在了城门前,一个守城的兵士走了过来,向那马车中喊道:“前方何人?”

    车后缓缓走出一骑,骑马的是个蒙着一只眼的老头,体型显瘦,留着一撇山羊胡,背后背着两把斧头。

    独眼老头走到兵士面前,从怀里掏出一纸文凭,兵士看后,面色肃然,对着老头行了一礼,后退几步,伸出一只手,“请!”

    老头翻身上马,领着车队走进城去。

    周围群众议论纷纷,其中一个道:“这些人是谁啊?”

    “看这模样应该是南周的人吧,这几天刚好是举试,南周的人这几年每年都来观看。”

    “哦,怪不得那些士兵的模样看着眼生呢!”

    ……

    过了不久,又一队兵马疾驰而来。

    这队兵马整体红装,队列齐整,高举这一面红色的大旗,旗上绣着一个‘龙’字。车队后还押送着一个用黑布包裹着的囚笼,看不出里面是什么。

    刚刚驻足观看的众人看到这对兵马,瞬间作鸟兽散。守城的兵士见状也没敢上去拦截,笔直地站在城门前,大气不敢出。

    上官慕脸色阴沉,抬起头看着眼前的羲和城,微微皱了皱眉,不知所思。

    羲宁殿。

    臻宣躺在龙椅上,左手撑着头,右手端起一卷书文,细细的看着。

    “这道卷子是哪个考生的?”

    “回陛下,这是梁洲考生张维淞的卷文。”

    见皇上问话,一旁的小太监连忙回答道。

    臻宣看着卷文,嘴角隐隐有笑意。

    “张维淞!我记下这个名字了。”

    小太监听闻此言,不知这张为名叫维淞的仕子写了些什么,写的好不好,也不敢随意恭维,只能俯下身子,显得恭恭敬敬。

    这时,殿前走来一人,身着太监总管的红袍官服,虽然发须皆白,但是走起路来,却是健步如飞。这人正是之前送举试考题的黄贤智,他走到臻宣身前一米远,俯身下拜。

    “启禀皇上,南周的使团已经进京了。”

    “知道了,你下去吧。”

    臻宣淡淡回了一句,转过身对着先前的小太监挥了挥手,后者低下头,悄声退了下去。

    “上官慕也进城了”黄贤智继续说道,“要不要……”

    “不着急,”臻宣依旧看着手里的卷文,道:“我们还差一把刀!”

    黄智贤依旧趴跪在地,静静的等待着皇上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