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神圣的礼拜一,国师新书期的最后一个星期,小鱼也不能淡定了,使泼打滚的求支持啊~

    不论哪个宗教,只要是以扩大影响为目的,都会对竖立典型非常重视,比如:感召了无信者或者异教徒,又或让普通信徒升级成了狂信者,也就是所谓的圣灵,大抵如此。

    其实,这就是所谓的示范作用。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就有不同的叫法和作用,用在官场上,这就叫定例,然后形成惯例,最后变成常例,后世还有个更时髦的说法,那就是潜规则。

    这玩意比正经的规矩还好使。

    春秋时,鲁国人有很多流离在外,被贩卖成奴隶的,国君有感于此,便定了一项善政。他规定,只要有人在遇见遭遇不幸的同胞时伸出援手,那么回国后,他就可以得到嘉奖,并且国家会偿付他救人的花费。

    而孔子有个徒弟叫子贡的,这位仁兄家里比较有钱,又经常和他的老师一样,在外面乱跑,所以碰上了很多同胞,并且出钱将其赎回了国。或许是因为不差钱,又或是理念比较先进,总之,他学了一把雷锋,拒绝了国家的偿付。

    在他之后,这项善政便渐渐荒废了。

    政策本身没问题,只要不怕麻烦,就能获得赞誉,但子贡却将这个标准提高了。必须出钱又出力,才能获得赞誉,在子贡的光环下,只想出力的那些人,也只能黯然而退了。

    这个典故可以说明很多道理,属于见仁见智的东西,而刘同寿要的,却是这个示范的效果。周老板只留下了必要的六百两,将剩下的钱全部捐给道观,一般人肯定是做不到的,遇到那贪财的,说不定半路就把钱分了,跑了呢。

    有了这个事例,紫阳观以后就可以省去很多麻烦。这事儿干扰不了那些真正有困难的,但却能将想占便宜的人赶走,不需要刘同寿自己开口,镇民们就会自行把周老板拿出来做对比了。周老板扮演的,正是子贡那个角色。

    刘同寿很是自得了一阵子,当天晚上还多吃了一碗饭,让楚楚很是感慨,原来自家师兄不光是坏人、色鬼,而且还是个财迷。

    这当然是误会,他要真是个财迷,就不会大大方方的让周老板等人去打捞沉船了。虽然他看人很准,周老板等人也都是那种很容易看懂的人,但人心难测,谁又能打包票呢?

    当然,有误会也没啥,这世界上的误会多着呢,却也不多这一桩。反正楚楚对他早就死心塌地了,哪怕有再多的缺点,女孩也不会在乎的。

    不过,世事难料,刘同寿自以为将人心算得很准,但事实证明,他还是有疏忽了的地方。

    第二天早上。

    刘同寿是被吵醒的,外间的喧闹声汇聚成了一股声浪,在他耳边嗡嗡作响,他觉得仿佛时光倒流,又回到了刚穿越的那个早上。

    “寿哥哥,你终于醒了。”银铃般好听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没了前一次拘谨,女孩直截了当的说道。

    “什么叫终于现在应该刚过卯时吧?”刘同寿看了看天色,甩着乱糟糟的头发,有些不满的抱怨着。他对楚楚的话有些腹诽,不过更加令他不满的还是男子留长发的规矩,头发长了真的很麻烦诶。

    “楚楚,外面又在干嘛?工程不是已经都进行完了么?难道柴家这就打上门了?按说董员外应该先送个信来啊?难道那个家伙又叛变了?咦,我为什么要说又呢?”因为没睡醒,所以某人说话颇有些语无伦次。,

    “都是镇上的叔叔伯伯,他们跪在大殿里面向道士伯伯求告呢。”

    “啥?”刘同寿差点没从床上翻下来,“又来?不可能啊,昨天他们不是都看到了吗?师父托梦的代价是很高的,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占到便宜的,怎么还有这么多人”

    他这下算是彻底清醒了,仔细听听,三清殿里的人怕不有好几十,东山镇一共才几个人啊?百来户人家而已,现在这岂不是有快一半人都来了!就算昨天的策略没奏效,也不应该起到反效果吧?

    楚楚很严肃的看着他,很认真的说道:“寿哥哥,没人想占便宜呀,大家都是确实有为难事才来的。”

    “难道这就是所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小道士的眼神开始涣散。

    这不科学,一点都不科学!如果没便宜占,后世人才不会有这么高的热情呢,传教都得发点小礼品什么的,然后还要挑好听的说,才能让人上当哦,不,是被神感召,建立信仰。

    “嗯,寿哥你说的真好,就是这么回事。”小姑娘雀跃着在某人的伤口上洒了把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