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谢离歌点头:“三子有大才矣。”

    他从怀中掏出了一开始准备好的试卷,正是三科第一名的试卷,递给了小皇帝。

    小皇帝迫不及待的接过看了下名字,并不惊讶,他老早就听说过三个人的名字了,更让他注意的是卷子上的内容,先看的是赵氏子那一卷,小皇帝也听说过赵氏子的大名,京都里流行了赵氏子才名的同时伴随着他一手烂字,也不意外,很快就进入了读书。

    一开始就说了,赵氏子最让人震撼的不是他的文笔而是他那恐怖的奇思妙想,更可怕的是他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小皇帝一脸凝重地看着卷子末尾赵氏子提出的有关商税的一二三四,第一次庆幸帝师去了太学将这样的人才留了下来。

    他抬起头看向了淡淡地谢离歌,感激无比:“帝师……”

    “停!”谢离歌打断了他接下来感谢的话语,道:“为君分忧乃是臣的本分,况且陛下不妨看看接下来两个人的卷子,此二人之才不下于赵氏子。”

    小皇帝一愣:“什么?”

    将信将疑的收下了这两份卷子,看了看,顾惜朝的卷子,弟弟写的啊,小皇帝一瞬间脸庞柔和了起来,拿起卷子兴致勃勃的就准备往下看。

    顾惜朝写的卷子很不错,小皇帝越看越高兴,眉毛精神抖擞的。

    农乃是一国之本,顾惜朝提出的每一个条件都是按照朝廷现有的条件进行文章的,每一步貌似看不出来什么意义,却都是至关重要,小皇帝不是眼界粗浅之辈,一眼就看穿了顾惜朝的用意,自然是骄傲的。

    “阿朝有大才啊!”手中卷子摸了又摸,小皇帝的表现就像是每个兄长看见自家小弟弟出息了一般,笑得得意而认真。

    谢离歌听闻夸奖,嘴角勾了勾。

    心里虽然很高兴,面子上还是端起来的。

    “您不妨看看下面的。”

    王氏子的卷子就在下面,乃是有关工科的。

    这个小皇帝就不是很熟悉了,他犹如看天书一般看着试卷上的每一个字,整个人呈现我知道你说的每个字但是凑到一起我就不明白意思的奇妙境界,十分的绝望。

    论一个文科的皇帝该怎样才能看明白理科学霸的卷子。

    答案:不看。

    不过即使这样小皇帝透过卷末的几句话还是明白了王氏子对于工科的作用,他表情十分的凝重却透露出几分兴奋。

    “这是……”他迟疑地说道:“关于武器的??”

    谢离歌点了点头。

    小皇帝震惊的睁大了眼睛,内心的欢呼雀跃都快要溢出来的,众所皆知,宋朝的武力咳、不是很行,假如真的如王氏子在卷子末尾所写的顾,恐怕真的可行。

    如果说其他两个人都是着重于民生的话,王氏子已经将目光放在了关外的草原蛮夷。

    小皇帝此刻终于明白为什么帝师非要去太学讲课不可,这三子值得最好的。

    小皇帝小心翼翼的将手中三张卷子合起来,深吸一口气,高声对着外面喊道:“来人啊。”

    外面仆人恭敬的进来:“陛下。”

    “传朕指令”小皇帝闭上了眼睛,随后缓缓睁开,目光里满是坚定,有条不紊的将一系列的命令吩咐下去:“赵氏子、王氏子、顾惜朝,三人作为太学第一名,所呈卷子乃是大才,于国有用,特赐天子门生,可以白身参政,另赐黄金千两…………”

    谢离歌听了指令,皱了皱眉,看着那仆人迅速的离开。

    小皇帝坐在高台之上沉默不语,右手摸索着卷子,他似乎明白了谢离歌的不赞同,道:“帝师这是不愿朕下的这个命令。”

    谢离歌直言道:“我懂你的意思,莫不是认为卷子是他们写的,只有他们三人才是执行这三套方法的最佳人选,是吗?”

    小皇帝默认了。

    谢离歌叹了口气,都是讨债鬼啊,先帝那个老狐狸是这样,这小皇帝还是这样,各个都是想一出是一出,留下一大笔烂摊子让人收拾,关键他为了这个国家还不得不收拾。

    谢离歌缓缓说道:“陛下可知白身参政的意思代表着什么?”

    毫无疑问,小皇帝下地这个命令直接动摇到了国之根本。

    自古以外,从来没有说没有官身却还可以参政的人,小皇帝这命令一下,可以说将朝中百分之八十的敌意对上了这三个孩子,白身意味着将会比朝中低下几等,即使所有人都知道这三人此刻的白身不过是一时的,敌意却不会丝毫减少。

    小皇帝这个时候也明白了。

    想到自己好心办了坏事,顿时脸色僵硬起来目光求救的看着下首的谢离歌。

    谢离歌无奈极了。

    不过他还是出手了。

    “接下来的事情我会帮忙的,陛下下次切莫注意一点,那几个孩子可经不住再次折腾了。”

    小皇帝被教训的直点头,内心十分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