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刘启打开军报以后仔细的阅读起来,当看到缴获无数且一半运往长安后,刘启笑的都快合不拢嘴了,七王之乱后,朝廷军费开支了一大笔,后来赏赐功臣又花了一大笔,眼下正是用钱的时候,刘非这笔钱可算解了燃眉之急。

这时春陀说道:陛下,这里还有一封刘非殿下的密信。

刘启:快,拿过来。

春陀递给刘启后,刘启赶忙打开看了起来,心中写道:儿臣敬拜父皇圣安,儿臣至云中后,引八千骑兵随儿臣杀入草原,沿途遇匈奴部落十五,悉数尽屠,大军行军二十日,遇匈奴折兰王本部,儿臣率军攻破其大营,生擒折兰王及大纛献于父皇阶下,以平父皇心头怒火。如今我大汉山河一统,国力蒸蒸日,休养生息三五载,与匈奴必有一战,父皇当保重龙体,儿臣必生擒匈奴单于献俘太庙,以告慰高祖皇帝孝文皇帝在天之灵,儿臣再拜顿首。

刘启看完信以后说道:好,好啊,春陀,传旨,郅都、李广随云中王击破匈奴折兰王大营有功,封郅都、李广为关内侯,享食邑五百户。另外,告诉宗正大夫,折兰王进京以后,朕要亲自祭祀太庙,到时候通知所有宗室、大臣都要到。

春陀:奴才遵旨。

春陀离开殿内后,刘启问道:太尉啊,你说说,云中王刚到云中不久就给了朕这么大一个惊喜,那些常年戍守的边将们怎么就只会坚守呢?

周亚夫:陛下明鉴,云中王攻破折兰王大营固然是因为殿下他统军有方,但从军报来看,匈奴人不加防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其次,边将们并无节制大军的权利,他们坚守还好,一旦出征无功而返甚至是损兵折将,到那时匈奴肯定会趁虚而入,所以边将们不敢冒这个险,想来以云中王殿下的才干,也明白这个道理,经此一役,匈奴受到了教训,以后肯定会加强戒备的,所以像这种奇兵也只能用这一次了。

刘启点了点头:言之有理,对了,和亲使者到哪了?

周亚夫:据回报,和亲使臣五日前已经到了河朔了,想来现在应该已经快到龙城了。

刘启:好,速将云中捷报告知使臣,想来有这一仗,匈奴也会有所忌惮。

周亚夫领命而去。

太子东宫内,窦婴正在和栗妃交谈,窦婴说道:娘娘,俗话说大智若愚,这鲁钝也并非坏事,为君者,反应慢一点儿,将来遇到大事才能沉得住气,若是为君者太过聪慧,那未必能从善如流。

栗妃笑了笑说道:窦大人一口一个为君者,好像荣儿离继位只有一步之遥,可是妾身却没有这种感觉啊。

窦婴愣了一下,随后问道:娘娘此言何意啊?

栗妃:太傅不要着急。

随即栗妃屏退了左右,随后和窦婴相视而坐然后说道:太傅,这时日前陛下赐下的美酒,太傅教导荣儿辛苦了,尝尝吧。

窦婴:臣谢娘娘。

栗妃:太傅,您是陛下和太后的家里人,妾身就不绕弯子了,自从次陛下吐血后,身体一直不好,如果陛下有个万一,朝中究竟谁说了算呢?荣儿不过是一个孩子,他能说了算嘛,东宫有太后,后宫还有薄皇后,荣儿孤立无援,就是侥幸继位,那梁王能容得下他吗?太后的心思一直很明显,兄终弟及,而且她不喜欢荣儿,如果皇不在了,太后随时都能让梁王替代荣儿,再说了,薄皇后没有子嗣,虽然过继了刘非,但是又在遥远的苦寒之地,难免她没有什么怨气,万一把火都撒在荣儿身怎么办呢?

窦婴思考了片刻说道:皇后娘娘是个淡泊之人,您未免多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