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一年,诸夏进口关税从百分之三十五点九降低到百分之二十三。

松下也是因此,才下定的决心。

但即便再怎么少,也比不本土的压根没有吧?

再者说,长虹老板也是真的狠。

直接把让利幅度,拉到了百分之十八到百分之三十!

在同等功能和同等质量下,愣是比人家便宜了百分之三十。

这让松下拿头来打?

如果换了现代人过去,怕不是要大喊‘不讲武德’了吧?

而且,诸夏最流行的是什么?

是跟风!

有了长虹带头,六月份的时候,康佳也跟着干了。

接着TCL、熊猫等企业,自然也不甘人后。

于是,到了九六年年底,松下黯然退场。

这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纵观那个时代,国际资本和本土品牌的争斗一直未曾断绝。

九五年,还未变成‘米帝良心’的联想,靠着价格战屡屡击败跨国公司。

九四年,登大会堂国宴的天府可乐被百事可乐收编,演了《两乐水淹七军》——两家国外可乐公司,收购七家国内饮料公司。

海尔集团更是在洗衣机和冰箱两大行业双线作战。

那个时代,民族工业气势大涨,但却不约而同选择了价格战,无奈的背后更多是缺少核心技术的遗憾。

甚至就连击败松下的长虹,也是从松下引进的第一条彩色电视机自动流水生产线。

不过,这些东西距离现在的江崎还很远。

他一个屌丝,就算想在里面翻个浪花出来,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哪怕他现在有了金手指,但至少短期内,他也比普通人强不到哪里去。

“那江崎君觉得,松下会在什么时候被狙击?”

这个话题其实有点出格,双方现在并不是什么熟人,也不是合作伙伴。

就算江崎真的知道什么机密消息,凭什么跟她分享?

“多半会出师不利。”

现在还是公历的一月份,樱花国的新年已经过去,而诸夏的新年还没有到来。

虽然这看似没有影响,但松下叫的这么早,诸夏那边怎么可能会没有防备?

“以松下的体量,就算是遭遇狙击,应该也能撑很久。”

“不过,铃木同学你也知道。一旦势头不佳,股民们可不会管那么多。”

九十年代中叶,正是樱花国经济不景气的时期。

这年头,但凡有点风吹草动,说不得就得有人想不开。

然后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不少人都会跟着开始唱衰。

松下实力雄厚,伤筋动骨不至于,但肯定也得喝一壶。

宏观来看,松下会在短短一年内,就放弃自己原本的目标。

恐怕不光是因为诸夏同行的压力,本土的压力应该也占了不少的成分。

“有道理。”

园子频频点头,认同了江崎的观点,“想不到江崎君竟然有这样的眼光,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能看出这些的人,当然有,而且还不少。

但人和人之间是不同的。

无论江崎自己怎么理解,但在其他人眼里,他都只是一个十六岁的高中生。

在这个年纪,就能有这样的见识,着实是难得的很。

“前车之鉴罢了,多翻翻新闻,都能推测出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