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一些龙空蝮为了这个编制问题使劲的咬我,说什么古代不适合用现代编制,主要是人不够用;也有对这个编制名称不满的,说“军、师、旅”是舶来品,没有古代气息……云云

    呃,我必须在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对于人不够用的问题,我又没有说用“三三制”啊。真要说起来,汉朝使用的“二五二”编制更不科学。

    而“军、师、旅、营、连、排、什、伍”这8级军制,不但是如假包换的国货,而且还是正宗的华夏古董。“军、师、旅”是周朝的编制,已经古得不能再古了。“什、伍”也是来源于战国时代。营、连、排,也是古代中国的编制。现代使用的编制里面,除了“团”和“班”,都是古代有的。

    可以说,在现代使用的编制名称也是一次“托古改制”,那些把这些编制说成是舶来品的,实在比我这个军盲小白还军盲啊。(呃,你要问“夏朝、商朝”的?拜托,我是军盲小白耶,实在不知道那个时候的编制,去问专家吧。)

    最后,就是美感的问题。我觉得像北洋系统的编制名称实在太土太难听了,什么标啊、棚啊、哨的,听起来跟非洲土著似的(-_-b)。其他时期的编制也不如周朝的好听。

    ※※※※※※※※※※※※※※※※※※※※※※※※※※※※

    一、军衔。

    分六级24等。

    第一级:元帅级。分为:第1等“最高统帅”,为刘老大自任,不对外任命;第2等“大元帅”和第3等“元帅”,一般为出征时临时任命,有临机决断之权,战后自动收回,不常设。“大元帅”也可作为监国太子的军衔,秩二万石(月俸800斛)。原有的“大将军”一职,也对应“元帅”军衔,秩比二万石(月俸600斛)。(现在朝廷有钱,多设几级也无妨,反正最多也就2个人而已。)

    ————————————————————————————

    第二级:将官级。分大将、上将、正将、副将、准将五等。“大将”对应原有的“车骑、骠骑、卫”将军,秩万石;“上将”对应原有的“前后左右”将军、执金吾等职务,秩中二千石;“正将”对应原有的“四征、四镇、四安、四平、度辽”等将军、都护等职务,秩二千石;“副将”对应原有的“杂号”将军、中郎将、中央八军校尉、护X校尉等职务,秩比二千石;“准将”对应原有的“偏、裨”将军、部校尉、军司马、别部司马等职务,秩千石。

    ————————————————————————————

    第三级:校官级(原有的校尉改为了将军,“校尉”一职就拆分为“校”、“尉”两级了)。分上校、正校、副校、准校三级。品秩分别为:比千石、六百石、比六百石、四百石。

    ————————————————————————————

    第四级:尉官级。分上尉、正尉、副尉、准尉四级。品秩分别为:比四百石、三百石、比三百石、二百石。

    ————————————————————————————

    第五级:士官级。分为主士、一、二、三等士官四级。品秩分别为:比二百石、百石、比百石、斗食。但需要提及的是,除了“主士”这一级称呼是陆海军通用之外,对一、二、三等士官的称呼,陆海军却各不相同。

    海军因为是新军种,没什么传统负担,又比较崇尚简约,就把他们的士官很简单的称为“一、二、三等海士”。陆军则不一样,别忘了,现在朝廷的军方大佬们都是清一色的陆军将领出身,他们可不想像海军那么随便。

    于是,这些家伙翻烂了经典,绞尽脑汁的为陆军士官取了华丽的称呼,即:一等士官叫“骑士”,二等士官叫“甲士”、三等士官叫“锐士”。这当然不是随便取的,在古代能骑马的肯定是身份不一样,所以一等士官被称为“骑士”,还有一个含义就是:除了骑兵或从事侦察、通信等特殊职务的军人,必须从这一级军衔开始,才有分配坐骑的资格。

    而“甲士”的来历也差不多,这里的“甲”特指“钢铁铠甲”,古代的士兵很多都是穿的皮甲,甚至无甲的都大把大把的。能披上钢铁铠甲的,都是军官或者精锐部队。这意思就是:必须从这一级军衔开始,才有分配钢铁铠甲的资格。

    佩剑是当时士人、良家子的特权,平民、贱民、奴隶是没有佩剑资格的,日常武器只能用刀。三等士官叫“锐士”,就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这级军衔是“士子”从军的最低军衔,好比现在大学生参军,最低也是士官啊,何况那时候的士子可比现在的大学生稀罕多了。其二,就是平民士兵到了这一阶段,就可以享受“佩剑”这种士人的权力(质量好不好另说[mood80])。

    ————————————————————————————

    第六级:士兵级。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及新兵四等,月俸分别为佐史(月俸8斛)、六斛、五斛、三斛。

    ————————————————————————————

    陆海军的称呼还是完全不一样,海军依然是简明的风格,直接称呼为:一等海兵、二等海兵、三等海兵、见习海兵。而陆军还是按照华丽的习惯,命名为:武卒、劲卒、勇卒、练卒。

    ————————————————————————————

    新军衔中,在士官这一级上是个坎,可不像后世那样容易,几乎只要年份到了,就会自动提升为士官。因为当时“良家子”们热衷于参军,在新军制实行的前几十年里,士官几乎被他们瓜分得差不多了,能够从平民士兵晋升为士官的,还不到5%。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如果平民一旦成为士官,他就从此进入了“士”这个阶层了,以后当官出仕,或者办个什么事情之类,就要比平民身份占便宜多了。(当然能不能将这身份继承和发展下去那是另说。)

    所以,对士官的晋升就显得很严格,要是平民士兵没有出众的本事或足够的功劳,几乎不可能成为士官。很多人当了十几年兵,退役的时候也只是个武卒或一等海兵。

    不过这些能从士兵中脱颖而出的,都可说是精英或幸运儿(人品也是实力的一种嘛^_^)。再以后的日子,这些通过从军跻身“士人”阶层的人越来越多,也就形成了一个新的阶层。这个新阶层的社会地位低于那些传统世家门第,但又高于平民,由于军功的赏赐很高,大多数也就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这个阶层由于世代从军,逐渐发展为中国的基层军事贵族,成了鹰派、好战分子们的老窝,因此这个新阶层也被称为“武士阶层”或“骑士阶层”。

    ※※※※※※※※※※※※※※※※※※※※※※※※※※※※

    二、陆军。

    军队编制采用:军、师、旅、营、连、排、什、伍,共8级编制。

    伍:5人。主官伍长,一等、二等兵担任。

    什:2伍为1什,10人。主官什长,士官、一等兵担任。

    排:4什为1排,加上正副排长共42人。主官排长,由准尉、主士担任;副排长由士官担任。

    在这三级是基本战术单位,兵种完全一至,任何部队、兵种编制的人数都一样。

    ————————————————————————————